高中语文 第3课哈姆莱特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docVIP

高中语文 第3课哈姆莱特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3课哈姆莱特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PAGE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 第3课哈姆莱特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船舱(cānɡ)       藩属(fān) 棕榈(zōnɡlǘ) 国玺(xǐ) B.阿谀(ēyú) 嗣(sì)位 戕害(qiānɡ) 蟊贼(máo) C.天谴(qiàn) 恭聆(línɡ) 禀赋(bīnɡ) 词藻(zǎo) D.吮吸(shǔn) 揩干(kāi) 山鹬(yù) 昭告(zhāo) 【答案】 C(谴qiǎn,禀bǐn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部优秀图书作品的诞生,从不会一蹴而就,因而当如“文火炖菜”,将学识慢慢滋养到书中每一个句子和每一幅图片中,历经长久才能炼就而成。 B.正如专家分析认为,出于自身业务的发展考虑,环评机构只需对建设项目的业主负责,而一些环评机构已经成为业主单位的“雇佣军”。 C.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征地拆迁补偿问题被??及,是国家释放出的更为严厉的新楼市政策即将粉墨登场的信号。 D.生命来去匆匆,犹如惊鸿一瞥,昙花一现,而且似乎往往越是那些美丽的东西,越总是得不到上苍的错爱和尘世的挽留。 【答案】 B(B项,雇佣军:原来指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和一切后果而受雇于任何国家或民族并为之作战的职业士兵。本句是指拿了业主的经费而忠心为业主干活的单位。A项,“因而”应为“反而”。因而:表示结果;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C项,粉墨登场: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此处应改为“出台”。出台:(政策、措施等)公布或予以实施。D项,惊鸿一瞥:意思是人或者物,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却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山市疾控中心防疫科副科长舒先生表示,与前段时间相比,近期全市流感样病例检测数据呈上升趋势,约上升了4.7%左右。 B.从曹禺的一部《雷雨》中,反映出的是当时中国风起云涌的历史大潮流。 C.近期,加拿大多地流感肆虐,不断传来人员感染和死亡,已知已有上千人住院治疗。 D.做美容已经不只是女人的专利——男人同样需要美,需要花时间、经历让自己变得更加阳光俊美。 【答案】 D(A “约”与“左右”重复,B “从……中”取消主语的独立性,导致句子缺主语 C 句子成分残缺,“传来”缺宾语“消息”。) 4.下列选项,对下列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把地上的州郡邦国与天上的星空区域相对应起来,称作“分野”。《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 B.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自称称字,称人称名,这是基本礼貌。 C.《赤壁赋》中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点明时间,其中“壬”指十天干,“戌”指十二地支,“望”指每月十五。 D.古人坐立行走都要符合礼仪。室内的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鸿门宴》中就有详细的记叙。 【答案】 B (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5.对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这一时代大背景是引发诗人思考的土壤。 B.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 C.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D.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理想。 【答案】 D(了解背景是解读《哈姆莱特》的关键。A、B、C三项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读该剧,该剧借哈姆莱特之口,充分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而非浪漫主义理想) 6.对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漫画式的笔法把奥斯里克这个年轻廷臣的无耻帮凶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B.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在语言风格上与整个悲剧的氛围不相协调,这应是莎士比亚的败笔。 C.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在语言风格上具有某些喜剧色彩,这是莎士比亚敢于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创造。 D.“崇高和卑下、可怕与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一个品评,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答案】 B(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对其说败笔应是慎而又慎的,而且对于这种语言风格早有定评,如D项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评价) 7.对剧本的悲剧性结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完全是由他犹豫型性格所导致的。 B.哈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