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预应力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交流会)选编.ppt

桥梁预应力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交流会)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梁预应力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交流会)选编

湖南联智桥隧技术有限公司 梁晓东;概 要;1. 当前中国桥梁安全形势; 2004年6月10日早晨7时许,辽宁省盘锦市田庄台大桥突然发生垮塌。专家组认定,该桥在超限车辆长期作用下,内部预应力严重受损。重载冲击力使大桥第9孔悬臂端预应力结构瞬间脆性断裂、坍塌。 ;;; 从1999年到 2009年,10年间全国发生的较大桥梁垮塌事件为30起。 近5年来,全国共有37座桥梁垮塌,其中13座在建桥梁发生事故,共致使182人丧生,177人受伤。平均每年有7.4座“夺命桥”,即平均不到两个月就会有一起事故发生。桥梁事故逐年增长。 ;8; “当前,桥梁安全隐患较多,全国危桥数量居高不下,部分地区超限超载问题仍很突出,严重威胁桥梁安全。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充分认识桥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2. 威胁预应力桥梁安全的关键因素;原因一:未能建立有效预应力体系 ??使用的预应力砼桥梁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箱梁在顶板、腹板、底板、横隔板以及齿块等部位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裂缝,其中箱梁腹板裂缝最为普遍和严重。同样,预应力简支梁板在运行中大量出现底板、腹板裂缝,承载能力下降。;▲病害案例; 某高速公路通车10年左右对预应力空心板桥梁进行了加固。 ;▲病害案例; 有效预应力偏小,预应力度不足,结构过早出现裂缝,下挠超限。 有效预应力偏大,可能导致预应力筋安全储备不足,结构过大变形或裂纹,甚至脆性破坏。; (1)施加张拉力不准确。 (2)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的损失过大 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锚具变形、预应力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概念:孔道内各绞线受力不均匀和同一断面各孔道受力不均。 有效预应力不均匀将导致预应力筋的早期疲劳,危及桥梁使用寿命。有效预应力大的钢筋承受了本应该所有预应力筋承受的力,这样有效预应力大的钢筋在使用阶段逐渐屈服,梁体也随之下挠。 原因:钢绞线在孔道内相互缠绕,是导致有效预应力不均匀大的根本原因。 ;▲不均度检测案??;保护预应力筋免遭锈蚀,保证结构物的耐久性。预应力筋在高应力状态下更易锈蚀(约是普通状态下的6倍); 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密实导致钢绞线很快锈蚀。 预应力筋通过灰浆与周围混凝土结成整体,增加锚固的可靠性,提高结构的抗裂性和承载能力。灌入孔道的水泥浆,既包裹预应力筋,又接触孔道壁,把预应力筋和孔道壁粘结起来,共同作用。;管道压浆存在严重空洞; 预应力管道压浆不密实将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甚至导致桥梁垮塌。;该桥由9根I形纵梁和边箱梁组成,倒塌时9根梁全部破坏。事后英国运输与道路研究实验室对该桥的倒塌原因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在24根纵向预应力孔道中,有4根孔道存在较大的孔隙,使钢绞线暴露在空气中,另有2根管道在一定长度内中空,钢绞线完全没有水泥浆的包裹,而且最大的孔隙通常出现在曲线管道的锚固端。在检查的14根横向预应力孔道中,3根孔道存在钢绞线束暴露在空气中的大空隙,另外3根孔道几乎全部是空的。;▲孔道压浆不密实主要原因: 1、波纹管破裂、接合质量差、安装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管道堵塞; 2、浆液质量差,水胶比大,泌水; 3、压浆工艺和设备难以保证管道充盈。 ;波纹管破裂 波纹管接长不符合要求; 管道与锚具处没有接好 管道有拐点,穿索容易损坏。;单缸压浆泵;原因三:预应力施工质量通病;1、 断丝和滑丝 ▲ 造成断丝和滑丝的原因;钢绞线断丝;钢绞线表面浮锈或水泥浆,张拉前要清理; 锚具与夹片安装后没有及时张拉,造成生锈锚固不牢。;2、 锚垫板下陷和破裂,锚后混凝土局部开裂 ;锚垫板后弹簧螺旋筋过小,且没有紧贴锚垫板,锚垫板承力不够,开裂。;锚板没有安装在锚垫板的限位圈内,张拉时锚板倾斜;3、 张拉强度与张拉时间失控;4、 钢绞线穿束时没有梳编,导致绞线在管道内相互缠绕打绞导致单索张拉力不均匀。有的甚至少穿或多穿钢绞线。 ;1)最终成型的预应力孔道线形与设计线形相差较大。 2)在现场加工时,采用了加热、焊接或电弧切割等错误方法,造成张拉时钢绞线脆性断裂。 3)张拉机具质量较差,未按规定标定和使用。千斤顶、压力表和油泵应当是一个完整的张拉施力系统,必须现场整体标定,实际上却是分割标定——只标定千斤顶与压力表,往往导致张拉张拉力偏大或偏小。 4)张拉实际伸长值超出理论计算范围,预拱度达不到或者超过理论计算值。 ; 5)张拉顺序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操作,构件受力严重不对称,造成构件在张拉后发生扭曲变形、侧向弯曲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