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肤基础知识选编
皮肤专业理论知识教程; 皮肤的认识
人体的构造
细胞的结构、功能
皮肤的外观
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附属器
皮肤的生理功能
皮肤的分类
肤质变化的原因
保养的意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面积:1.5—2.0平方公尺
重量:占体重的15%
厚度:0.5—4.0毫米,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约0.1—0.3
毫米,眼睑处皮肤最薄约0.05毫米。
皮肤会随着年龄、季节、性别、部位不同而异。
皮肤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酸和无机盐组成,其中水和蛋白质占了较大比例; 微酸、微湿、柔软、细嫩、结实而富有弹性,并有抵抗疾病的能力。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细胞膜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细胞质
为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物质,含有细胞成长、繁殖以及自我修补所需的营养。
细胞核
包括核膜、核仁、核质、和染色质 ;细胞的新陈代谢
细胞的生长发育
细胞的繁殖
;1、皮沟:皮肤上纵横交错的纹理线
2、皮丘:被皮沟包围伏突起来的菱形部分。
3、毛孔:皮沟交汇处有很小的孔穴,毛发由此处延伸
出来,称毛孔。
4、汗孔:于皮丘中点的一个个小孔。
5、皮嵴:皮沟将皮肤划分为细长、较平行、略隆起的
部分(指纹即由皮沟和皮嵴所组成);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吸收、分沁与排泄、呼吸、新陈代谢; 平均厚度为0.07-2毫米。表皮内无血管,但有
许多细小的神经末梢,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觉、
痛觉、压力觉、温觉、冷觉等感觉。 ;1、皮脂膜是位于表皮最外面的一层水包油性乳化体,肉眼看不见,是构成皮肤
酸碱度(PH值)的物质,弱酸性,PH值4.5—6之间,最佳为5.5。
2、它由皮脂腺分泌出来的脂肪酸、尿酸、尿素等物质,汗腺排出的水分与盐分,
加上代谢的老化角质细胞融合而成的。
皮脂膜的健康受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季节环境、清洁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人清洁完后,需要1-2个小时才能重建皮脂膜。;; 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角蛋白丝,以及天然保湿因子(NMF)和细胞间脂质,
形成天然屏障;
由20—30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呈鳞片状。它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皮肤的水嫩、光泽与角质层的含水量有关,如果含水量低于10%,皮肤就
会出现干燥、脱屑; ;数层融化为一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
主要成分是角母蛋白和磷脂类的物质,有很强的疏水性,可以防止体内、体外的水、电解质通过,可起保护作用。
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由3—5层扁平的活细胞组成。
主要成份:晶样角质-折射光线
胞质内出现多数透明角质颗粒,是强折光性半固体物质,为人体抵抗光线的主要物质。
当含水量低于30%时,晶样角质失去折射光线的作用。; 棘细胞层由8—12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多边形细胞组成,
为表皮层中的最厚一层。; 基底层是肌肤生长的源头,所以保持活力和源源不绝的新生能力,
就是创造健康肌肤的基础。;角质细胞:
(角脘细胞),角质细胞分裂、分化在表皮全层内形成不同的细胞层
次,即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细胞层、透明层、和角质层,这类细
胞可产生具有防水及保护功能的角蛋白,并参与免疫反应。
黑色素细胞:为树突状,这类细胞可产生黑色素。
兰氏细胞:
(兰格罕细胞)约占表皮细胞总数的3—4%,这类细胞来自骨髓,也存在
于淋巴组织中,具有免疫功能。
; 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由结缔组织组
成,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基质及少
数细胞、神经、血管、淋管、肌肉、毛囊、
皮脂腺及大小汗腺组成。
真皮有血管,为表皮提供营养,参与温
度调节。并有非常丰富的神经末梢,对触
摸、疼痛、温 度特别敏感,使皮肤成为感
觉器官。 ;胶原纤维:由胶原蛋白组成,韧性大,抗拉力强,但弹性差。胶
原纤维束粗厚,多与表皮平行走向。
弹性纤维:由弹性蛋白组成,具有弹性。纤细、呈波浪状,缠绕
于胶原束之间。
网状纤维:是胶原纤维的前身。;由大量的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
内含丰富的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神经网。
其厚度因体表部位、年龄、性别、内分泌、营养
和健康状态等有明显差异,女性胸部、臀部皮下
脂肪较多,使身体呈现特有的优美曲线。 ;影响皮肤吸收功能的因素 ;第一道——表皮第一层的角质层与皮脂膜,要渗入的成分必须亲油性,也是亲水性的。
第二道——真皮、表皮相连的基底膜,其渗透性是依分子大小而定。 ; 褐色的黑素、黄色的胡萝卜素、红色的氧合血红蛋白和蓝色
的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