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平安时代书法对中国书法的“继承”及其“变迁”.pdf
《宁治桥碑》作为日本最早的汉字石刻,其字形结构
及样式和中国隋朝时的书风毫无二致,其中不难看出《张
猛龙碑》等北魏碑刻的影子。之后日本出现的诸多石碑如《小
野毛人墓志铭》、《多胡碑》等,都是当时日本人遵循中
国书法的基本原理创作出来的,内中无法看到明显的具有
日本特色的精神活动,日本人自身的情感还未渗透到此时
的书法中。但这并不影响其美感,如《多胡碑》,赵之谦
就曾经临摹过,这无疑印证了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
这一阶段日本还在原封不动地对中国书法进行符号抄
袭式的挪用,这时的日本书法还不能称其为自发自觉的书
法艺术,但是书法的萌芽已开始在一洋之隔的日本生发。
2. 唐风阶段
唐朝是中国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吸引了很多国家前
来朝圣学习。日本作为邻邦,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唐朝所推崇的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在奈良、平安时代也随
归国的遣唐使传入日本。由此导引而形成的书风是为“唐
风”,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三笔”。
“三笔”指的是空海、橘逸势、嵯峨天皇,是平安早
期的著名书法家。
空海 唐贞元二十年作为学问僧随第十七次遣唐使入
唐求法,回国时带回大批诗文作品和唐代书法作品。空海
的书法极受当时日本上层的推崇,代表作有《风信帖》、
《灌顶记》等。《风信帖》是空海写给学生最澄的一封信,
字里行间散发出浓厚的对王氏书风的理解与运用,同时还
具有唐人书写时较为圆浑流转的感觉。字内空间较之二王
更加柔和圆转并减少尖锐的空间应用,使字虽然视觉冲击
力有所减弱却有了另一种清新温雅的感觉。
橘逸势 曾与空海等遣唐使一起渡海入唐留学。史料
日本平安时代书法对中国书法的“继
承”及其“变迁”
日本书法,作为中国书法的一个特殊分支,其发展从
一开始的完全照搬和挪用,到呈现出与中国书法不同的民
族样式,最终分化成另一条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日本作
为一个精于模仿和改进的民族,不可否认其对中国书法及
其发展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思路,其中平安时代作为日本书
法成型与奠基的重要时期,无疑在日本书法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无关乎其正统与否,而
仅仅是从其特殊的发展特点与方式,借助日本人独特的文
化视角,反观我们所忽略的一些书法的本质和精神,如此
对于我们梳理中国书法之源流、审视现今中国书法学习与
创作理念也不无助益。
日本书法由于独立于中国正统书法之外,其地位较为
独特,对其感兴趣的研究者比较少,甚至现今不少人对日
本书法仍存有“野路子”“化外书法”的质疑。日本书法
是中国正统书法精神与日本民族性格双重作用力下的产物,
通过日本书法的独特发展,我们可以从侧面反观中国书法
之源流,进而印证书法之本质。而其中最为辉煌的“三笔
三迹”所处的“平安时代”(公元 794-1192 年)的日本
书法无疑极具代表性,日本书法在这时发生了从“继承”
到“变迁”的衍化过程,所以对平安时期日本书法进行研
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对中国书法的“移植”和“嫁接”
1. 平安时代前的单纯模仿阶段
公元五世纪,中国书法通过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传入
日本。这一时期日本人还无法熟练地掌握书法,直到飞鸟
时代才有所改观。此时日本人的书法已经在形式上和中国
书法相去不远了。
文/钟 鼎
146
书法论坛
2015.01 总013期
翰墨天下
中对他的记载和描述相对较少,其作品只有《伊都内亲王
愿文》《兴福寺南圆堂铜灯台铭》两件传世。他的书法字
形结体成熟稳定,行草兼用,平正中又寓以欹侧顾盼,同
时用笔柔中带刚,整体给人一种飘逸随性之感。
嵯峨天皇 日本第 52代天皇,他是一位对唐朝文化极
为倾慕的日本天子,平安流行的“唐风”书法可以说就是
在他的倡导下发展起来的。他的字体有着鲜明的欧阳询的
特征,并且在糅合了二王、欧阳询面貌的同时,字体用笔
变得更加柔和细腻,代表作有《光定戒蝶》《李峤诗杂咏》等。
这一阶段以“三笔”为首的“唐风”书法占据了日本书坛,
中国书法在日本生根发芽并迅速成长。与单纯的模仿阶段
不同,此时遣唐使和日本当权者以更加尊崇的姿态将中国
书法迎回日本,这是一种较为主动的吸收和学习,并开始
出现某种变异,有追求个性的倾向。
3. 书法中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风”书法的产生
平安中期,日本人不再满足于书法上单纯的接受,虽
然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平安早期“唐风”书法的影响,但却
也正是在这种束缚和挣脱之间,日本书法的民族意识开始
觉醒,并寻找到了自身独特的发展之路,由此形成“和风”
书法,“三迹”是其典型代表。
“三迹”指的是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是
平安中期的著名书法家。
小野道风 出身汉学世家,为“和风”书法的创始人。
其代表作品有《智证大师谥号敕书》《玉泉帖》等,其墨
迹称为“野迹”。小野道风在王羲之字形的基础上用笔多
有圆转,字形呈现出优雅轻快、清淡柔和之感,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