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不仅仅是岭南的画派.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岭南画派不仅仅是岭南的画派

岭南画派不仅仅是岭南的画派 ? ? 在今天回望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人们深深惊讶于百年间中国美术的丰富样貌与多重魅力。二十世纪前期,是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极为绚丽璀璨的时代,多元化的画家群体与绘画流派的并兴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的主流。在沿海交通便利、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上海、京津、广州三地,不仅在经济文化上得风气之先,在绘画上也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分别形成了海上画家群、京津画家群和岭南画家群,在民初画坛上三足鼎峙,交相辉映。   在岭南画家群中,又以高剑父、陈树人和高奇峰等人所创立的岭南画派和以赵浩公、李凤公、黄般若等为主的国画研究会为两大主流。前者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开创了岭南画坛的新格局;后者延续国粹、影响深远,两派的相互对峙与融合,加上以胡根天、李金发为代表的研究西画为中心的“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一脉,共同促进了近代广东美术的兴盛。   这段距离我们并不久远的美术史中,还有许多被我们忽略的细节与真相。当人们为近年来拍卖市场上平稳攀升、时见黑马的二十世纪美术作品价位感到欣喜时,不妨从身边开始,从广东开始,再次回望二十世纪中国美术。   岭南只有岭南画派吗?   岭南画派只存在于岭南吗?   岭南画派在今天是否已经终结了呢?   关注艺术的读者,面对这些问题,你的回答是肯定还是否定呢?   其实,岭南除了岭南画派之外,还有欣欣向荣的国画研究会等其他美术流派;而岭南画派的产生与传播,也不仅在岭南大地上。作为当初以折衷中西为主旨的这一画派所留下的革新与创造精神,也薪火相传延续下来。   岭南画派从起源到发展至今,都不是简单的地域意义上的岭南的画派。   岭南画派诞生于上海   岭南画派诞生地并不在岭南,而在上海。   2011年,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上海豫园管理处共同举办的 “海上潮·岭南风——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交流展”和2012年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举行的“岭南画派在上海”,为观众详细梳理了岭南画派在上海形成、发展的过程。   直至今日,负责为“海上潮·岭南风”展览征集岭南画派方面展品的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黎展华谈起那次展览来,仍然感慨良多。   “其实岭南画派就是在上海形成的。当时上海是中国经济相当繁荣、中西文化交融最为频繁、资讯传播也最发达的中心城市,1908年高剑父从日本学成回国之后,先是在广州开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意境笔墨与传统的中国画迥然不同,当时他把自己的画叫做‘新国画’,得到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可是1912年他到上海,大获成功。”黎展华介绍说,   1912年,高剑父与兄冠天、弟奇峰、剑僧到上海开辟了“岭南画派”的主要宣传阵地——《真相画报》和审美书馆,不仅刊登新派美术作品和相关评论文章,也成为网罗画家、展销作品的具有画廊性质的场所。   当时,上海云集了众多书画社团和教育机构,油画、水彩等外来绘画获得人们的接受,也成为岭南画派早期活动的最主要据点。据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的朱万章博士研究,后来二高一陈的许多作品也散落于上海。   在这段时期里,高剑父将自己的美术思想总结为“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兼容与创新精神,以“折衷派”自称,后来在《我的现代绘画观》里,又自称“新国画”,傅抱石《民国以来国画之史的观察》一文,对他们亦采用同样的称呼。还有称之为“革命画派”的。而“岭南画派”这个称法,则是后期由他人加诸其身。   二高一陈在上海的广阔交游   通过创作实践和美术出版的双管齐下,二高一陈在当时的上海艺术界建立了很好的人脉关系。   广东美术馆王嘉博士近年来致力于钩沉岭南画派中被人忽视的一些艺术家和艺术现象,他告诉我们,一方面二高一陈和海上画派著名艺术家吴昌硕、王一亭、黄山寿、倪墨耕等人交往甚密,当时黄宾虹为《真相画报》撰文评述,为该刊的发行起到了重要的推介作用;另一方面,他们与以西洋绘画为背景的艺术家也有紧密的接触。   去年6月,《艺术巨匠——徐悲鸿及弟子师生联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期间,艺博院院长陈伟安曾介绍,二高一陈与徐悲鸿也深有渊源。   不到20岁的徐悲鸿当年刚到上海时,为了生计曾经画了许多仕女图,高剑父看到之后,很欣赏这位年轻人的美术功力,因此邀请他为审美书馆绘图,还帮他销售画作并支付润格。   岭南画派与当时的月份牌画家也有合作。月份牌是指当时印在月历上的时装仕女图,很受市民欢迎。   高剑父和当时最负盛名的月份牌画家郑曼陀交往匪浅,郑曼陀为审美书馆画的《晚妆图》由高剑父题跋,一时红遍上海滩。   当时的报纸因为二高一陈的“新国画”和月份牌仕女图同样引进了西方的写实观念,还曾将他们并称为“新派大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展开,月份牌画家很快退出了艺术舞台。   海外传播最广泛的一个中国画派   今年8月,由广东美术馆和香港国际艺术家联会共同主办的“岭南风韵——卢清远从艺50年作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