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疾病与人体健康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疾病与人体健康选编

;第一节 人体免疫与防御系统 第二节 主要致病因素和病原体 第三节 几种重大疾病简介及其预防 第四节 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第一节 人体免疫与防御系统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体对病原性微生物的侵害形成了特殊的防御机制,这种抵制疾病的机制称为免疫,相应的防御系统就是免疫系统。 人体对病原体侵害的防御共设置了三道防线。 皮肤、口腔、鼻腔、消化管与呼吸道中的黏膜及其分泌物等构成了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防御)。 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等构成了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防御)。 这些特殊的免疫细胞与化学成分一般都是淋巴系统的组成部分。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是3种具有非特异性防御作用的白细胞。 在人体非特异性防御系统中还有一类抗菌蛋白或抗病毒蛋白,可以直接攻击细菌和病毒,阻碍其复制。如干扰素。 炎症反应;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用LAK和TIL的治疗示意图;第二节 主要致病因素和病原体 ;第二节; 感染性病原体的种类很多,最主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原生动物等。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主要取决于它们的侵袭力和毒力。侵袭力是病原微生物穿过机体保护屏障在体内散布、蔓延的能力,毒力则是它们在体内产生毒素和造成细胞或组织损伤的能力。另外,机体的防御和抵抗力下降时则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包括:①有具生命特征的病原体。②有感染性或传染性。③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④有免疫原性,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激活机体的防御性抵抗。⑤有爆发性。;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等可直接引起遗传性疾病。 染色体畸变,如先天愚型、镰形红细胞贫血症等。 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可分为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某些遗传病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或诱导。 某种遗传缺陷或基因多态性变异的个体容易发生某种疾病的特征称为遗传易感性。 人类由于免疫性因素产生的疾病主要有以下3类:① 免疫缺陷疾病。②自身免疫病。③过敏症。 物理性致病因素:暴力、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工伤事故、极端温度或气压、噪声、电流、紫外线、激光、辐射等。 化学性致病因素:强酸、强碱、化学毒物、生物毒物、非正常的药物、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第二节;第二节;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原核单细胞生物,根据其外形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 球菌按照分裂方向和分裂后相互黏附程度还分为双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几部分,有些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特殊结构。 细菌最外层是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它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短肽交替连接形成网状结构。 根据细胞壁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差异,Christian Gram创立了革兰氏染色法把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第二节;第二节;细菌细胞先被结晶紫和碘液染涂,用乙醇冲洗后再经红色染料复染,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以G+表示),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以G-表示)。 G+菌细胞壁较厚,含大量肽聚糖和磷壁酸(包括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类)侧链,网格编织紧密。 G-菌细胞壁较薄,含肽聚糖较少,网格编织疏散,在其肽聚糖外还有脂多糖和脂蛋白组成的外壁层。 细胞壁使细菌具有固定的外形和坚韧性,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还决定细菌的抗原性、致病力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等。 有些细菌荚膜作为细胞壁外的一层黏液性物质则具有黏附、抗吞噬和抗药物或化学物伤害的作用。;第二节;第二节;细菌的营养方式 化能异养型:通过消耗有机物来获取能量和碳源。 光能自养型:利用光能以CO2为碳源来合成有机质并获得能量。 光能异养型:吸收光能并以有机物为碳源。 细菌靠细胞分裂来繁殖。繁殖迅速是其重要特点。 一般细菌都可以人工培养。细菌的人工培养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上应用广泛。 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通过感染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失常的细菌称为致病菌。细菌的致病性因宿主而异。致病菌在感染机体的同时,能激发宿主产生免疫反应与之对抗,人体免疫力的强弱决定了致病菌感染和致病的程度。 ;第二节; 外毒素:主要是由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分泌的蛋白质,一般都由两种亚基组成。外毒素对机体的器官和组织有选择性毒害效应,毒性较强。如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炭疽毒素等。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一般x相对分子质量都大于10万,通常由O-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组成,耐热性强,一般需160 0C加热2~4h才能灭活。内毒素的毒性作用较弱,一般都会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休克和凝血反应。 ;第二节;致病菌感染人体的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