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的检修、调整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调整 1) 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主动锥齿轮:调整垫片。 差速器壳体:调整螺母3。 2) 锥齿轮啮合调整 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是同时进行调整的。螺旋锥齿轮啮合印迹的调整方法:“大进从、小出从、顶进主、根出主”。印痕合适后若间隙不符,则通过轴向移动另一齿轮进行调整。 ; 主减速器的调整包括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和锥齿轮啮合的调整,锥齿轮啮合的调整包括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的调整。 1. 轴承预紧度的调整有一定规律所遵循,首先弄清楚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座圈中哪对座圈的位置是固定的,然后调整另一对座圈的相对位置即可,一般是通过调整垫片和调整螺母进行调整。 例如,汽车单级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座圈支承在轴承座上,两外座圈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所以只能调整两内座圈的相对位置,使两内座圈的距离减小(减少两内座圈之间调整垫片的厚度)则轴承预紧度增大(变紧),反之则轴承预紧度减小(变松)。 ; 驱动桥的调整总结; 驱动桥的常见故障有驱动桥漏油、驱动桥异响、驱动桥过热等。 1. 漏油 油从哪漏? 壳体裂缝 油封 衬垫 1) 现象:齿轮润滑油从主减速器、半轴油封或其他衬垫处向外渗漏。 ; 2) 原因 a. 螺栓多次拆卸导致罗纹孔间隙大; b. 通气孔堵塞; c. 油封、衬垫等老化、变质; d. 螺栓松动导致接合面不严密; e. 润滑油加注过多; f. 放油螺栓松动或壳体裂纹;;2. 异响 1) 现象 a. 行驶时驱动桥异响,脱档滑行时异响消失; b. 行驶时驱动桥异响,脱档滑行时亦有异响; c. 直线行驶时无异响,转向时有异响; d. 上下坡时有异响; 2) 原因 a. 齿轮啮合不良;半轴齿轮与半轴配合花键松旷; b. 轴承过松或过紧; c. 差速器某零部件磨损过度; d. 某齿轮啮合间隙过小或过大;某齿轮啮合印迹不当;;3. 驱动桥过热 1) 现象:汽车行驶一段里程后,驱动桥异常烫手; 2) 原因 a. 齿轮啮合间隙过小; b. 轴承过紧 c. 润滑油不足、变质或型号不对;;1. 汽车起步时或在行驶中改变车速时有撞???声 现象:汽车起步时,车身发抖并伴有撞击声;当改变车速时,响声加大。 原因: 十字轴及滚针轴承磨损过度、松旷; 传动轴与滑动叉配合花键磨损过度、松旷; 紧固螺栓松动等。;2. 汽车行驶时有异响 现象:汽车起步时无异响,但行驶时有异响,且车速越快,响声越大,脱档滑行时也有异响。 原因: 中间支承位置不当; 中间支承轴承磨损过大; 中间支承橡胶垫损坏; 万向节装配过紧。;3. 汽车行驶时有异响并伴随车身抖振 现象:汽车行驶时有异响,且随着车速的提高,响声加大,严重时车身抖振。 原因: 传动轴弯曲变形; 传动轴不平衡; 中间支承部件损坏严重。;总结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