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祛霾法在五官科的应用.ppt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升阳祛霾法在五官科的应用

升阳祛霾法在五官科的应用; 经云: “清阳出上窍”,头面为诸阳所聚,是清阳交会之处,清阳之气上达并充养五官七窍,故五官七窍又称为“清窍”。五官七窍为病,受邪有阴阳之别,人们只知阳邪为多,而阴邪为病却不少。五官七窍有赖清阳的煦养,才能功能健旺,反之为病。为耳之聋闭、鼻之窒塞、咽喉之喉痹、眼之目障及目翳等,多为寒湿痰瘀之阴霾蒙蔽清窍。 ; 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阳气虚弱不能上达清窍,故清窍空虚,内外之邪乘虚入侵; “阳不升则浊不降”,内邪多为阴寒湿浊痰瘀;“高巅之上,唯风可到”外邪多为风挟寒挟湿,故内外阴霾之邪蒙蔽清窍,“邪害空窍”而为病。而清窍之空,源于脏腑之虚;且邪之所成,亦源于脏腑之虚;故采取“升阳祛霾”为法则治之,“久塞其空,谓之良工”,“红日当空,阴霾自散”。;正如张景岳所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来则生,阳去则死”,阐明了阳气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升阳祛霾”,或施以针灸,或施以药物,或互为补充,阳升而阴霾自散。升阳有二:人们多重视温补肺脾肾之阳以升阳,而注重温养督脉之阳以升阳者少。可知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脑、肾、足太阳膀胱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具有统摄调节全身阳气和维系人身元气的功能,故治督脉亦为重要。; 笔者临床施以“升阳祛霾”之法,常用方为升阳祛霾利窍饮,针灸取穴以督脉百会穴为主并加热敏化艾灸激发和振奋全身之阳气,达到“升阳祛霾”之目的。; 升阳祛霾利窍饮: 升麻6g,葛根12g,炙黄芪15g,熟附子6g,肉桂3g,菟丝子9g,白芷6g,石菖蒲3g。功能:益气升阳,祛霾利窍。主治:用于耳眩晕、耳聋、耳闭、脓耳、鼻窒、鼻渊、鼻鼽、喉痹、喉喑、乳蛾、口疮、目翳、目障,属肺脾肾阳虚、阴霾蒙蔽清窍之虚性病证者。 ; 症见五官不利、头重身困、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脘痞纳差、大便软烂、小便清长、舌淡苔腻,脉细弱或沉迟;以及梅尼埃病、感音神经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声带炎、慢性扁桃体炎、复发性口疮、角膜斑翳、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见上述症状者。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慎进生冷、鱼腥食物。 方解:五官虚性疾病,多为浊邪阴霾蒙蔽清窍,邪害空窍所致;治疗应以升阳祛霾、久塞其空为法则。 ; 本方君用升麻、葛根、炙黄芪,升阳益气,鼓舞阳气、升清降浊、温煦清窍,正所谓“离照当空,群邪始得垂散。”臣用熟附子、菟丝子、肉桂,助阳益气,助君药温阳化浊、煦养清窍,正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佐用白芷、石菖蒲,辛香散浊、祛霾开窍。使以石菖蒲为药引,芳香走窍,引众药达窍,升阳祛霾、开利清窍。众药相伍,共奏益气升阳、祛霾利窍之效,正所谓“久塞其空,谓之良工。”及“红日当空,阴霾自散。”加减:本方可作为治疗脾肾阳虚、阴霾蒙蔽五官清窍虚性病证的基本方。 ; 耳眩晕呕恶者,加藿香梗、姜半夏、五味子;耳聋、耳鸣、头晕者,加磁石、黄精、五味子;耳闭头困重者,加佩兰、香附、郁金;脓耳日久,脓液稀薄者,加苡米仁、覆盆子、干地龙;鼻窒塞日久,香臭难闻者,加桂枝、白芍、杏仁、田七;鼻渊浊涕多、头晕者,加干地龙、覆盆子、川芎;鼻鼽,喷嚏频作,清涕长流者,加覆盆子、金樱子、五味子; ; 喉痹乳蛾,咽肿隐痛、哽哽不利、咳嗽胸闷,加绿萼梅、红花、橘络;喉喑,声嘶日久、喉肿隐痛、咳嗽胸闷,加木蝴蝶、橘络、诃子;口疮难愈,此起彼伏、疼痛难忍,口淡不渴,加五倍子、干姜、五味子;目翳目障日久,视物昏矇模糊者,加谷精草、僵蚕、川芎。诸病阳虚甚,手足难温、大便不成条者,加补骨脂、紫河车、红参。; “升阳祛霾”针灸法: 通常取百会、印堂、上星、风府、大椎、命门等穴,并配以五官局部穴,以温督升阳促进督脉阳气运行复常,并可促使肺脾肾阳气正常运行敷布,“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得以温化阻遏于五官之阴霾之邪,从而达到升阳祛霾、煦利清窍之目的。; 耳病:针刺选取百会、听宫、翳风、风池、命门、足三里等穴,灸百会、听宫穴。 鼻病:选取听宫、印堂、迎香、风池、命门、合谷等穴,灸百会、印堂穴。咽病:选取大椎、廉泉、咽阿是、合谷等穴,灸大椎、廉泉穴。 咽病:取大椎、廉泉、咽阿是、风池、命门、合谷等穴,灸大椎、廉泉穴。;喉病; 针刺用补法,留针20~ 30分钟。 灸以艾条施予热敏化悬灸,按下述步骤分别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部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1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针灸操作;典型病案1;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