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ibrio cholerae 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是国家甲类传染病。
4.4.1 pathogene
分为两类:O1群及非O1群和O139群
引起大流行
散发性胃肠炎 局限性爆发 引起爆发流行和局限性爆发
;通过细胞分裂无性繁殖霍乱弧菌是革兰氏阴性、直或曲的杆菌,该菌能生物发光,靠单极鞭毛运动。弧菌属能呼吸和发酵代谢。氧是普遍的电子受体,不能除去氮化物。大多具有氧化酶活性,有3种抗原。
产生外毒素(肠毒素)和内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原因。
霍乱弧菌对热和消毒剂抵抗力弱,在55℃湿热下15分钟即死亡。用0.1%的高锰酸钾处理蔬菜、水果30分钟,均可达到消毒的目的。但耐低温、耐碱、不耐酸。 ;霍乱曾是“最可怕瘟疫之一” ;4.4.2 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人类疾病理论研究从霍乱开始 ;4.4.3 预防措施;4.5 炭疽杆菌对食品的污染;炭疽杆菌受低浓度青霉素作用,菌体可肿大形成园珠,称为“串珠反应”。这也是炭疽杆菌特有的反应。炭疽芽胞对碘特别敏感,对青霉素、先锋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主要感染动物:热血动物 。
芽孢的存活期长达10-90年,5%石炭酸5d,20%漂白粉2d杀死。1/2500碘液10min杀死。过氧乙酸亦有较强的杀菌作用,120 ℃高温高压10min,干热140 ℃ 3h均可杀死芽孢。
;;4.5.2 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炭疽病致命毒素结构 ;4.5.3 炭疽病畜的鉴定与处理;4.5.4 预防措施;4.6 鼻疽杆菌对食品的污染;;4.8 猪丹毒杆菌对食品的污染;猪丹毒可由许多途径传播,无论直接或间接接触,可列出如下?:????1.慢性的带原动物。????2.猪丹毒杆菌可存在于受感染动物的皮肤、尿、呕吐物和粪便中。????3.死尸或屠宰场的残余肉屑没有适当的处理。??? 4.苍蝇经由受污染的粪便携带病菌。????5.肉骨粉或鱼粉。????6.污水坑或潮湿地区。????7.老鼠或鸟类采食受污染的粪便可由它们的粪便中排出病原菌。????8.病原菌可经由蚊子和扁虫、疥癣虫传播。;;布氏杆菌:病原体为布氏杆菌,感染途径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病畜处理:高温处理或盐腌。
结核杆菌:病原体为结核杆菌。病畜处理:全身性结核且消瘦者全部销毁;未消瘦者,病灶部位销毀,其余部分高温处理后可食用;个别淋巴结或脏器病变时,局部废弃,肉尸不受限制。
;;;5. 致病性病毒对食品的污染;5.1 口蹄疫;5.1.2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5.1.3 鉴定与处理;5.2 猪水泡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5.3.1 病原;5.3.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Section 6 寄生虫对食品的污染;囊虫即囊尾蚴,指有钩猪肉绦虫和无钩牛肉绦虫的幼虫。人可被成虫寄生,也可被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
猪带绦虫病 (taeniasia solium)是由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常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猪囊尾蚴病 (cysticercosis cellulosae)是由猪囊尾蚴寄生于人和猪的骨骼肌及心肌、脑和眼睛等组织引起的寄生虫病。牛带绦虫病 (taeniasis saginata)是由牛带绦寄生于人的小肠引起的一种较常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猪囊尾蚴的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人)的小肠里,称为猪带绦虫或链状带绦虫,因其头节的顶突上有小钩,又名“有钩绦虫”。成虫体长2—5米,偶有长达8米,整个虫体有有700—1000个片节,虫体乳白色带状。 主要吸附在小肠上。
牛绦虫头节无钩,可通过吸盘固定在小肠上。
6.1.2 发病原因
传染源 猪带绦虫病人是
囊尾蚴病的惟一传染源。
绦虫的虫卵必须经胃在胃酸的
作用下脱囊,才可能发育为囊尾幼
感染人。
;传播途径;症状;6.1.4 预防措施;6.2 旋毛虫对食品的污染;于感染后5周,幼虫在纤维间形成0.4×0.25(mm)的橄榄形包囊,3个月内发育成熟(为感染性幼虫),6个月~2年内钙化,但因其细小,X线不易查见。钙化包囊内幼虫可活3年(在猪体内者可活11年)。成熟包囊被动物吞食后,幼虫在小肠上段自包囊内逸出,钻入肠粘膜,经四次脱皮后发育为成虫,感染后一周内开始排出幼虫。成虫与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
包囊对外界环境的抵御能力强。耐低温、烟熏、烤制、盐腌及暴晒。P57
旋毛虫是永久性的寄生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及外界环境中发育。
;6.2.2 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感染的原因;症状;旋 毛 虫;;6.2.4 预防措施;Chapter 2;环境化学毒物;Section 1 概 述General Narration;二、食品残毒;三、环境化学毒物的特点;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农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案(2023春.pdf VIP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案.pdf VIP
- 一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个案.docx VIP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大单元教学方案与反思.docx VIP
- 甘肃《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消耗量定额》.pdf
- 高中英语1.5万考点.pptx VIP
- 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全单元课件.pptx VIP
- CFMOTO春风动力450SR S CF400-9(6AQV-380101-3000-11 CN233)摩托车使用手册.pdf
- 水电站砂石系统施工组织设计(221页).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复习必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