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头到底发生了什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源头到底发生了什么

 PAGE 4 长江源头到底发生了什么? “32年前的8月28日,我们到达多朝仁时,海拔5395米的霞舍日阿巴山坡面上流出来一股小水,初始流量为0.1升/秒,差不多也就是二两多酒的样子,这里就是被认为长江另一个源点当曲的源头多朝仁。”1978年中国长江源考察队成员、专家夏鹏章激动地回忆。 “你们去看也找不到了。”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辛元红淡淡地说,因为冰川的退化,夏老说的当年那个二两酒的流量,当曲的源点,已经消失了。 消失的当曲源点 和沱沱河、楚玛尔河一起被称作“长江三源”的当曲源头,已经没有冰川。 辛元红和他的同事们早在四年前的一份报告里就记录了令人心悸的发现:冰川所在之处,或是说理应所在之处,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只剩下冰块融解后留下的冰碛物,以及大块的冰岩从高处滑落冲???地面所形成的终碛垄,形似土丘。 1969年到1970年间,军方通过航拍,标绘的彼时长江源冰川的位置,竟成了辛元红和他的考察队每次前去惟一可以参考的数据。 当曲流域的冰川本最不应该消失——长江源区冰川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昆仑山、南部的唐古拉山及西部的祖尔肯乌拉山,以当曲流域冰川覆盖面积最大。 冰川退缩已是长江源区的普遍现象,昆仑山脉玉珠峰南坡的冰川与1971年相比,冰舌(在冰川的融化区,自山上往山下流出的舌头状冰体)退缩了1500米,每年要退缩40米,唐古拉山口东侧冰川侧向最大退缩量为125米,冰舌正面退缩265米。 从2005年起,先后有数支科学考察队对长江源头的冰川、湖泊、沼泽湿地等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其中的“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项目”对长江源区的沼泽湿地退化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辛元红说,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长江源区的沼泽湿地正在呈现斑块状退化,而且速度惊人。在源头山间宽谷平原区,沼泽湿地从两侧山麓向中心地带退化,从河谷两侧向远离河谷方向退化;在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沼泽湿地随泻出带下移,由山前冲洪积扇顶部向中部、细土平原带退化;在河流阶地,沼泽湿地呈面状退化。 “从长远角度考虑,一旦号称‘固体水库’的冰川面积持续减小,其消融量也随之减少,长江下游来水量也将相应减少,湖泊将大面积萎缩,甚至干涸,导致源区荒漠化加剧。”辛元红说,触目惊心的数字在他的报告里比比皆是。 蒿草和公路 “有一次,我在长江源区治多-曲麻莱一带考察沼泽湿地时,碰到一户当地牧民搬家,原因是这里的草场藏蒿草很少了,只生长牛羊都不吃的蒿草——藏蒿草退化,蒿草却疯长,就是因为水环境变化!”藏蒿草属短根茎地下芽植物,而蒿草却属于长根茎的植物。因为地下水位的下降,两者在对水分竞争中,前者败下阵来。 “随着沼泽湿地退缩,三江源区植被将逐渐退化,由藏蒿草组成的沼泽化草甸将向由矮蒿草、杂毒草组成的高山草甸及稀疏的灌丛草甸过渡,这意味着沼泽湿地萎缩乃至消失,进而导致地区干旱、湖泊沼泽对河流的调蓄作用丧失、洪水泛滥、土壤沙化、荒漠化过程加剧等严重生态问题。”辛元红的声音很疲惫,有着老调重弹的机械和无奈,“你一定看过我的另一份报告,曲麻莱县,原有的108眼水井近年来干枯了98眼,玛多县原有大小湖泊4077个,目前已有近50%的湖泊干涸,其余湖泊水位下降2米至3米”。 这其实是多年冻土层的变化。“多年冻土层其实就是一个防渗层,它被学术界称作沼泽湿地的保护神。”辛元红解释说,“冻土层变薄,冻土层上面的地表水就会随之下降;而冻土层彻底消失,地表水就会渗漏,导致地表荒漠化”。 多年冻土是指在地表下一定的深度内地温持续两年以上处于0℃以下的土层(冰、土及岩石)。辛元红调查发现,青藏高原南北界早已出现了片状冻土退化、岛状冻土消失现象。“植被像被子一样保护冻土层;冻土层像防渗层一样保护地表水;地表水支撑植被的生长。”在长江源头,辛元红多次目击了这个生态链条不可逆转地被破坏。 “2005年因修建治多-索加乡级公路,在路边开挖排水沟,揭掉了冻土的保护层——沼泽草甸,使该处深度仅0.3米的古地下冰层暴露地表,经过近一年的融化,在路边形成一条宽3.5米、长650米、深达3米的融陷槽,到调查为止仍在融化,迫使刚修好的公路改道。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以及沿线居民点等工程建筑因多年冻土的不均匀退化已经引起了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破坏。” 除了地质情况的改变,辛元红认为冰川退化,还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长江源区3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表明,近几十年来源区暖季气温不断上升:“最近几十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来自西南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因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重重阻隔而不能长驱直入到达源区,致使高原内部气候日趋干燥。加之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特别是近年来温室效应的影响,冰川受到的影响较大” 。 水电站 相比辛元红的平静,著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