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_建筑防雷__40页探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电的基本常识; 建筑物防雷等级和易受雷击的部位; 介绍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组成。;1、雷电基本知识 雷电的形成: 大气层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负雷云,随着负雷云中负电荷的积累,其电场强度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开始向下方梯级式跳跃放电,称为下行先导放电。; 雷电流的特性 雷电放电速度很快, 雷电流的数值很大。;1、雷电的危害: (1)直击雷——雷云直接对建筑物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放电(产生机械效应和热效应),称为直击雷。直击雷往往会引起火灾或爆炸,造成建筑物倒塌、设备毁坏、人身伤害等重大事故。; (2)感应雷   感应雷是由电磁感应与静电感应引起的。感应雷会引起过电压,可能引起建筑物内金属之间的火花放电,造成火灾或爆炸,危及人身安全。;(3) 电磁脉冲辐射 雷电放电过程中,在其活动区出现的电磁脉冲对现代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 ;  雷云在架空线路或其附近放电后,线路上束缚电荷被释放成为自由电荷向线路两端行进,形成很高电动势,沿着线路、管道引入建筑物内部,这种现象叫做雷电波侵入。;(5) 雷电“反击” 雷击直击雷防护装置时,雷电流经接闪器,沿引下线流入接地装置的过程中,由于各部分阻抗的作用,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上将产生不同的较高对地电位,若被保护物与其间距不够时,会发生直击雷防护装置对被保护物的放电现象,称为“反击”。 ;2、雷击的选择 高耸突出的建筑物; 特别潮湿的建筑物; 建筑物突出的地方; 排出导电尘埃的厂房和废气管道; 屋顶为金属结构,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种类;二、建筑防雷装置 1、接闪器:;1、接闪器: (1)避雷针 避雷针是人为设立的最突出的良导体。 在雷云的感应下,针的顶端形成的电场强度最大,所以最容易把雷电流吸引过来,完成避雷针的接闪作用。 避雷针一般用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中圆钢截面≧100mm2,钢管厚度≧ 3mm。;避雷针顶端形状可做成尖形、圆形或扁形。 避雷针应考虑防腐蚀,比如:镀锌或涂漆。; 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尖顶帐篷所包围的空间。;(2)避雷带;避雷带;避雷带;避雷带;(3)避雷网 当建筑物较高,屋顶面积较大但坡度不大时,可采用避雷网作为屋面保护的接闪装置。    避雷网是纵横交错的避雷带叠加在一起,形成多个网孔,一般用于重要的建筑物。 ;2、引下线:明装和暗装两种 明装时采用直径8mm圆钢或者是截面l2x4mm2的扁钢。优先选用圆钢。 引下线沿建筑物外墙敷设;从接闪器到接地装置,引下线的敷设应尽量短而直。;2、引下线 暗装引下线,利用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引下线时,最少应利用四根柱子,每柱中至少用到两根主筋。;为便于运行、维护和检测接地电阻需设置断接卡。 0.3m≤断接卡在引下线上距离地面≤ 1.8m;引下线 暗装;3、接地装置;3、接地装置 (1) 接地体: 可分为二类 ;水平接地体 ---扁钢制成 , P275;(2)接地线:接地线是从引下线断接卡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也是接地体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导体。;(3)基础接地体:在高层建筑中,常利用柱子和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体。; 埋接地体、接电线时,应分层填土、分层夯实,不得回填砖石、灰渣之类杂土。;(4)接地的一般要求 ①所有电气设备都应采用接地或接零。设计中应首先考虑自然接地。输送易燃易???物质的金属管道不能做接地体。 ②一般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可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接,并与埋地金属管道相互连接。 ③专用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与其他设备的接地及防雷接地装置分开,并应单独设置接地装置。;五、各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1、防直接雷 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 一般优先考虑采用避雷针; 当建筑上不允许装设高出屋顶的避雷针,且屋顶面积不大时,可采用避雷带; 若屋顶面积较大时,采用避雷网。 ;2、防间接雷 雷云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在建筑物上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使金属间隙因感应电动势而产生火花放电,使金属回路因感应电流而发热。 可用将相互靠近的金属物体全部可靠地连成一体并加以接地的办法来消除。 ;3、防高电位侵入 雷电波可能沿着各种金属导体、管路,特别是沿着天线或架空线引入室内,对人身和设备造成严重危害。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4.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内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做可靠的电气联结。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