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度普法先进单位申报报告
PAGE 9
“三心”引领 培养守法小公民
参加“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评选的报告
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办公室:
自2010年09月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以来,我校普法教育与“三心教育”相结合,使德育工作与普法工作互助互促,共同提升。通过开展的一系列“培养孝心,培育爱心,培植红心”的“三心教育”工作,推动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培养“孝心献父母、爱心献社会、红心献祖国”的有责任感的新人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育人成果。同时,我校积极响应中国关工委《关于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和“三心教育”基础,开展了系列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渐摸索形成了“以‘三心教育’引领,培养守法小公民”的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现特申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
一、学校概况
我校地处江安县江红公路中段,位于蜀南竹海、夕佳山民俗博物馆、仁和“百竹海”、兴文石林黄金旅游腹地,交通便利,区位独特。其中,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夕佳山民俗博物馆与学校仅相距约500米。施教区幅员32.58平方公里,含13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我校现有教学点5所(含4所村小),在校小学生752人,教职工42人。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实力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校连续荣获江安县教育督导评估综合评估一等奖、学校安全工作一等奖、教师继续教育优秀奖、教学质量综合考核一等奖、综治维稳工作考核一等奖。被表彰为四川省家长示范学校、宜宾市卫生先进单位、宜宾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留守儿童之家”、县级文明单位、园林式单位,正申报“四川省爱鸟护鸟先进单位”、宜宾市绿色学校。
我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尧同志(女)生于1964年6月,于1981年3月参加工作。陈尧同志1996年9月至2000年8月任江安县铁清镇校长,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任江安县迎安镇教育中心主任,2002年9月至2005年1月任江安县留耕镇中心小学校校长,2005年2月调我校任职至今。陈尧同志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和良好的管理艺术,在长期的学校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表彰为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个人,曾被推选为第十二届县党代表、县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被评为市级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考核管理二等奖,2011年3月被评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二、已经开展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情况
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中,我校围绕创建和谐社会,引导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的要求,充分利用自有优势,大力开展学生体验活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有效地推进了该项活动的开展。
(一)规划论证,落实保障,务求实效。
1、我校是全县首批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创建活动的学校之一,没有现成的创建经验可用。为此,我校多次召开了班子会,对该项工作进行详细讨论和解读。经研究,我们认为,青少年普法教育在小学阶段应突出和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同时开展礼仪文明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注重体验和养成,构建学生的公民道德观念和知法、守法意识。“三心教育”正好可以引领学生培养责任感、构建公民道德意识,我们完全可以在进一步开展“三心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补充法律知识教育、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使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由此确立了“‘三心’引领,培养守法小公民”的普法教育工作思路。
2、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拟定了学校普法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党支部书记陈尧同志为组长的普法教育工作领导组,构建了由副校长为兼职普法教育专门负责人、校务会人员、班主任教师、学科教师、学生代表和家长、五老人员、相关部门广泛参与的普法教育网络。规划以“提高我校领导教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知法守法用法水平;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的网络,形成学校、社区、基层政法部门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有效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知法守法的知、情、意、行;充分利用‘三心教育’为载体形成独有的青少年普法教育特色”为目标,分为“健全制度积极筹建网络,广泛宣传教育提升法制意识,锤炼特色形成良性循环,总结表彰形成激励效果”四个步骤加以实施。
3、确定由学校总务处负责培训学习、活动开展、资料购置、场地与器材配备等经费保障。
(二)“三心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阳。
1、我校“三心教育”的由来。
2008年秋,江安县县委宣传部针对留守儿童的种种困难,提出了以“三心(孝心、爱心、红心)教育改变全县德育工作现状的思路。我校被确定为“三心教育”试点乡镇中心校。当时,学校正面临着提高教学质量、尽力“为己正名”的艰难困苦。在2007至2008学年度的教学质量考核中,我校的教学成绩位列全县同类学校的后三甲,诫勉谈话、教学视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