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考试文言文词类活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中考试文言文词类活用

PAGE  PAGE 13 2011年高考复习:词类活用 一、考点解析: 何谓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其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比如雨字,在造字之初就身兼名词和动词两类,如天雨雪(《苏武传》)中的雨本身就是动词,但是现在的雨却只具有名词的词性,人们就把这句中的雨字看作活用了。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如何判别词类何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按现代语法习惯正常的顺序是: (定)或[状]+主语+[状语]+谓语+补语或(定)+宾语 1、名词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例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3、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例如: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4、表示行为的身分或对待的方式。例如: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 (二)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1、古代汉语时间名词用作状语,往往用连词“而”或“以”把它和谓语中心词相连接。这是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例如: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国内空,日以削。 2、古代汉语里“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②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③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④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三)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古代汉语里,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泰山之阳,坟水西流。(姚鼐《登泰山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当奴隶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而相如廷叱之 ? 廷:在朝廷 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2. 名词用作动词 A、由于名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当名词在句中带宾语时,就活用为动词。 如: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本为名词,蹄子,但在这个句中带了宾语“之”,“蹄”就动词化了,可译为“用蹄子踢”。 再如: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并序)》)“槌”本为棒槌,名词,此处带了宾语“床”,就动词化了,整句话可译为“捶着床勃然大怒”。 B、由于名词不能受副词修饰,动词则可以受副词修饰,所以当名词受副词修饰,而又找不到另外的动词时,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特别是否定副词“不”后面的动词全都变为动词。 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王”在这里受副词“不”的修饰,活用为动词,译为“称王”。 C、两个名词相连,如果不是并列、偏正关系,它们的前面又没有动词时,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和“秦军氾南”是两个主谓短语,而在主谓短语里,两个名词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