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德情操论》导读(二) 苏州大学:龚长宇;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出生在英国苏格兰法夫郡,先后入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从牛津大学毕业后,进入爱丁堡大学任教。1751年,亚当·斯密进入格拉斯哥大学任哲学教授。他于1759年出版了《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的极高评价,并被列为英国第一流的学者。1773年,完成《国富论》第一稿。1776年出版,《国富论》使亚当·斯密名垂青史。1784年母亲逝去,1790年斯密去世。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社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评论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方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美)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米尔顿·弗里德曼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视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强调“自利”。却相对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重视的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从而曲解、误读了亚当·斯密学说。
——(英)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马蒂亚·森
我们目睹了金钱欲爆发之后的种种罪恶。会感到斯密称《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更基础的含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著名经济学家 粱小民
前总理温家宝说:“亚当·斯密写过两部有名的著作,一本叫《道德情操论》,一本叫《国富论》。”“在我心目中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同样精彩
;2007年,有关温总理智慧外交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在英国,温总理说,他是带着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著作来访问英国的。他多次引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著作里的观点,提出经济学家和从业人员在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更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并倡导国际社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以科技和道德的力量携手合作,战胜这场金融危机。
温家宝说,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是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亚当·斯密曾就学的经济学院,同为苏格兰人,算是老乡和校友。布朗对温总理赞不绝口:“温总理比亚当·斯密还了不起,不仅是经济学专家,而且是道德伦理学家。”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唯一想留给后人的系统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倾注毕生心血修订出版六次!
这是一部全力呼吁全社会的财富由全社会的成员共同享有的伦理经典!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
它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
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道德情操论》导读(一)
一、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时代背景与时代问题
作者个人经历与思维特色
作品的观点与逻辑推理;二、亚当斯密个人生平
1、成长经历
2、朋友圈
大卫·休谟,詹姆斯·瓦特,卢梭,本·富兰克林,伏尔泰,霍尔巴赫,爱尔维修,杜尔阁,达朗贝尔,魁奈。
3、思维特色
牛顿的分析方法,即通过社会
行为事实来寻找贯穿其中的规律。;三、各卷内容简介
(一)第一卷内容
第一篇:同情
第二篇:激情
第三篇:赞同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
在这本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
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
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介绍和评价;
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论合宜感
产生各种行为和决定全部善恶的内心情感,相对于激起它的原因或对象来说是否恰 当、是否相称,决定了相应的行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