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农村土地产权如何实现转移的调查报告.doc

南昌农村土地产权如何实现转移的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昌农村土地产权如何实现转移的调查报告

南昌农村土地产权如何实现转移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人民政府 李名发 农业和农村发展目前已进入最好最快的时期。但是,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传统农业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谁来种田”的问题日益尖锐。为努力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步发展的全新机制,我先后深入到梁子湖区太和镇的花贺村、谢埠村、胡进村、邱山村、新城村、柯畈村、新建村、子坛村部分农户家中,就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太和镇资源、产权现状 (一)太和镇基本概况 太和镇现有国土面积84平方公里(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160亩(其中水田面积33450亩,旱地面积7710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2.2%,山场面积4.2万亩;全镇下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有170个自然湾、256个村民小组,11453户,总人口54460人(其中城镇人口8500多人,农业人口45960人),外出流动人口1.5万多人,人口密度为600多人/平方公里,占全区总人口的29.6%。2011年,全镇财政收入实现336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1元。 (二)资源、产权现状及流转形式 1、资源。太和镇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红薯,经济作物有苗木花卉、水果、莲籽,有猪、鸡、牛、鱼、鸭等 畜牧养殖业;目前已形成苗木花卉、蔬菜种植,水产、畜禽养殖四大产业基地。矿产资源有:澎润土、珍珠岩等,是湖北省重要的非金属矿基地。 2、产权现状。我调查的8个村14个村民小组都开展完善了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工作。自2004年至今签订家庭承包经营合同586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586份,发放林权证176份。 3、流转形式。一是自发式流转。部分农民通过相互协商,将少种或不种的粮田无偿或以少量补偿给种田大户。二是租赁式流转。农民将自己的承包土地以低价格长期租赁给规模经营业主。三是“归大堆”式流转。农民将整片荒山、荒地、荒田归成一大堆,一口价转让给承包户。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是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太和镇已初步形成了规模经营,特色突出的花贺村有苗木花卉种植基地4000亩,谢埠村有杂交稻种子种植基地1600亩,柯畈村有蔬菜种植基地1200亩,新建村有莲籽种植基地300亩,新城村有精养鱼池基地500亩等专业生产区。土地效益是流转前的3-6倍。 二是涌现了一些种养大户。这8个村有莲籽种植大户,养鸡、养猪专业户,水稻种植大户,养鱼专业大户13家。这些种养大户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广现代农业技术,起到了典型引导作用。 三是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把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如花贺村,据统计,近几年青壮年外出打工收入每年以15% 的速度递增,2008年实现打工收入520万元。近几年,花贺村修建造价在30万元小别墅楼房有56幢,村民捐资150多万元修建村级水泥路2600米、改造当家塘12口。 四是摸索出了产业化模式。花贺村的浙湖互爱彩叶花木场、柯畈村的伟业蔬菜园、谢埠村的杂交稻种子基地都是与农户采用“公司承包+反雇农民”参与生产模式。让农民接受企业现代经营理念和制度化管理方法,按照市场信息、经营战略、经营目标实施标准化生产。 五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流转土地农民不付种地成本,不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稳定获取土地出让金收入,更能从企业务工中获取劳务收入。如花贺村,没流转前农民种一亩田一年纯收入不过400元,流转后每亩流转地年平均租金360元。除此之外,花贺村一名50-70岁的农民还可以从花木场务工中得到一笔收入。一天劳动8小时,一月收入1000多元,一年至少3000元—5000元。据统计,2011年该场为花贺村在该场打工人员发放工资近800余万元。 四、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上有偏差。一是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认识不高,支持、引导、服务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应由农户和业主自由协商;同时也担心引起新的矛盾,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如子坛村7组,自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至今,由于各种错综复杂因素,一直没有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导致小组修路、挖塘等民生工程难以实施。二是农民观念陈旧,顾虑多,风险意识差。在现行的政策下,农民进行无代价生产经营的同时,还可享受国家的惠民补贴,导致农民固守家园、 温饱即满思想比较浓厚,怕土地流转出去,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不愿流转。 2、毁田建房现象严重。占用农田、耕地建房泛滥,很多住户直接将自己承包农田填平建房。同时,原有宅基地长期闲臵,“空心村”比比皆是,出现了一户多宅基现象。如新建村大部分村民回原居住地建房和进集镇购房后,荒废宅基地达500多亩;邱山村80%的农户在集镇都已购房,但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