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农业科技史.ppt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农业科技史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       倪根金  主讲 o) nigenjin@ 第一章:概论 一、中国农业科技史的概念、学科性质和研究任务 1.概念: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性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3.研究任务: a.复原历史原貌,追求其学术价值 b.古为今用,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中国农业科技史在农业史中的位置和 学习中国农业科技史的目的意义 1.农业科技史在农史上的地位: 农业史中的主干和核心 a.按方面来划分: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业生产史;农业思想史;农业文献史;农业教育史;农业考古学 b.按部门来划分:农业生态史;农业资源史;土地利用史;农业水利史;土壤肥料史;农业气象史;农业生产工具史;作物栽培起源史;田间管理史;植物保护史;蚕桑史;畜牧兽医史;林业史;药用植物史等。 c.从地区来划分:中国与外国农业史 中国农业史又分:太湖地区农业史;珠江三角洲农业史;闽台农业史;东北农业史;少数民族农业史等 d.按朝代来划分:先秦农业史;秦汉农业史;明清农业史;原始农业史;传统农业史;近现代农业史等 三.中国农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历史 农学历史源远流长:农家(许行);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我国古农书整理与研究始于清中叶:程瑶田(九谷考)、郝懿行、刘宝楠 利用近代科学方法整理与研究古农书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丁颖、万国鼎 大规模研究和整理古代农业遗产是五六十年代:万国鼎、石声汉、梁家勉、王毓湖 中国农史研究高潮是:八十年代 2.国内农史研究现状 a.国内主要农史研究机构: 中国农科院、南京农大农业遗产研究室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史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室 西北农业大学农史室 浙江农业大学农史室 中国农业大学农史室 江西社科院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史研究室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 b.农史研究学术杂志 《中国农史》、《农业考古》、《农史研究》、 《古今农业》、《当代中国农业史研究》、 《林史文集》 c.农史研究状况与趋势  建国前:编制古农书目  五六十年代:整理古农书; 八十年代:农业科技史;  九十年代:地区农业史、近现代农史、边缘农业史四 四、主要参考书 1.梁家勉:《中国农业科技史稿》  农业出版社,1989年 2.闵宗殿:《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 农业出版社,1989 3.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 农业出版社,1991 4.白鹤文等:《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 农业出版社,1997 5.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 中国科技出版社,1988 6.阎万英:《中国农业发展史》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7.农博馆编:《中国农史论文目录索引》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8.农史学会等编:《农业古籍联合目录》中国农史学会1990年印 9.游修龄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农业出版社,       1995年 第二章: 中国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一一原始社会 引子 原始社会又称史前 33亿年前:生命出现 6000万年:出现灵长类动物 3000万年:出现猿类,代表:埃及古猿、 300万-200万/150万年:出现直立人,早期猿人 200万/150万-30万/20万年:晚期猿人 30万/20万-5万年:早期智人 5万年至今:晚期智人  旧石器时代 1万年 新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 国外有关农业起源的几种观点 1.自然进化论 古希腊哲学家、伏尔泰、卢棱 2.饲料需要论  恩格斯 3.气候变化论  R.庞培、柴尔德 4.经济积累的产物   5.定居论    6、发明说  达尔文 7、人口压力说  科恩 8、宗教说  古埃及、古希腊 农业起源的认识   1.人口增长的压力  一万年前,人类从300万增加到5000万 在食物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冬季每平方英里的地方只能维持1-2 食物采集者的生活。 而在寒冷、沙漠地区,则每个食物采集需要20-30平方英里的土地才能维持乘生活。 《淮南子·修务训》:农业起源前,先民“采树木之实,食蠃礲之肉”。此后,“人口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  2、经验的积累 《新语·道基篇》:“至于神农,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食,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