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去世郭守敬墓未解之谜.pdf
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去世郭守敬墓未解之谜
郭守敬墓
郭守敬是中国元朝著名的水力专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仪器制造专家,他在世时写
了非常多的著作,这些书对后世的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郭守敬纪念馆
比如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他的祖父郭荣是金元之际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他的老师也是个非常有名望的人,他
的老师是刘秉忠,老师精通经学和天文学,教导了郭守敬很多。在郭守敬去世之后的
墓地在哪里呢?
元朝时郭守敬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朝臣,在元朝覆灭了之后,汉人统治了国家,郭守
敬曾帮助蒙古人治理国家,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郭守敬的后人们就再不敢提起祖
上的荣耀,反而不敢承认与郭守敬的关系。在元朝以后,因为帮汉人做事,导致郭守
敬的信息越来越少,就连他的籍贯只能靠旁证来考证,在他去世后的埋葬地,他的墓
地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在郭守敬的故居能不能够找到郭守敬墓地的相关联系呢?
郭守敬的故居是河北邢台,在邢台西北三十里,有一个郭村。在这个郭村里,到处都
是关于郭守敬的印记。但是其实这个郭守敬故乡的地方,在1981年以前,村民们根本
不知道郭守敬这个人,直到翁振军的出现,他是市政协原副主席,做为邢台的地名办
负责人,他得知郭村就是郭守敬的故居地,而且上世纪60年代,郭村搞土地改造,发
现了一个大墓。 但是这个大墓地最后不知所踪,也让郭守敬的墓地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了。
郭守敬是哪个朝代的
郭守敬是中国公元十三世纪天文学家,他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人,他是元朝
非常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他担任过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等职位,在朝廷宣
布70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告老还乡了的时候,因为他的作用非常大,就一直为朝廷做
事,改善仪器和编纂历法。
郭守敬雕像
郭守敬自幼就继承了祖父郭荣的家学,致力于攻研算学、天文、水利等方面的东西。
他的老师也是位非常有才能的人,叫刘秉忠。后来刘秉忠被忽必烈召回,就将郭守敬
引荐给了自己的好友张文谦。左丞张文谦推荐郭守敬,让他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召
见,这才有了机会向忽必烈陈述水利建议六条,讲完之后忽必烈非常赞同,郭守敬即
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郭守敬在西夏治水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元朝很多的
水利方面的问题都是郭守敬解决的。在元朝有很多的仪器都是金朝时留下了的,导致
计时不准确和破损。忽必烈就让郭守敬将这些仪器进行改造。
其实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编出了《授时历》为了编历,他一直就创制和改进了高表、候
极仪、简仪、浑天象、立运仪、景符、仰仪、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而且费时
很久。结果在研究完成之后,现在为了纪念郭守敬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表面的一环形
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让这颗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不仅是这本历
法,在太史令王恂去世之后,郭守敬接管太史院,有编了《推步》、《立成》、《仪
象法式》等书。
郭守敬发明了什么
郭守敬是元朝非常著名的水利专家、天文学家,他自幼被祖父教导,在祖父的谆谆教
诲下熟读了五经和天文、算术还有水利技术等知识。郭守敬做为一名非常有名的发明
家,为后人们做了非常的大的科??贡献,那么郭守敬究竟发明了些什么呢?
郭守敬发明的浑仪
因为郭守敬的老师是非常出名的刘秉忠,但是刘秉忠被忽必烈调入了朝廷,就将郭守
敬举荐给了张文谦,左丞相是张文谦,他将郭守敬推荐到了忽必烈那里,在面见忽必
烈的时候他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元朝的水利方面的改善,提出了六条建议,最后被任命
为提举诸路河渠。在郭守敬的职位越做越大时,奉命修浚西夏、唐来、汉延等古渠,
在当地立了闸堰,这样的方法就能够使当地的农田得到灌溉,在处理完了这些事情之
后郭守敬就被升任都水少监。
他的作为不仅是在水利方面,在他进入了工部变成了工部侍郎的时候,就和王恂一起
修订了新历,提出了”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主张。《授时历》就
是郭守敬发明的,他编纂的这部历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部历法,到至今
也有很多的人在研究和学习。而且他所做的都不止这些事情,在王恂去世了之后,他
一人接下了太史院的全部事情,升任了太史令,《推步》、《立成》这几部书都是他
编的,也是非常出名的。在后来元朝的不力下他的晚年生活也是很孤寂的,最终享年
86岁。
本文作者:鉴往知来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