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幽州之建置沿革浅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幽州之建置沿革浅述.doc

  秦汉幽州之建置沿革浅述 秦汉幽州之建置沿革浅述   一、幽州之涵义及其位置   抑考幽州之名,其最早出现于什么时代,笔者认为当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尧舜时期。《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尧遭洪水,襄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颜师古注曰:九州之外有并州、幽州、营州,故曰十二。水中可居者曰州。洪水汎大,各就高陆,人之所居,凡十二处。又《汉书谷永杜邺传》中也谈及尧遭洪水而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之事,孟康注曰:本九州,洪水隔分,更为十二州,颜师古注曰:十二州谓冀、兖、豫、青、徐、荆、扬、雍、梁、幽、并、营也。比照上述颜师古所注,九州则指冀、兖、豫、青、徐、荆、扬、雍、梁。由上可推知,尧之前为九州,且九州中并无幽州之名,幽州是尧时遭遇洪水而分天下为十二州后出现的一个名字,也就是尧之后十二州中的一个,如果当时不叫幽州,那它当时叫什么名字,史料中不见,我们也就无从可考;相反,据多处史料所记的九州和十二州之名,则多是以上述名称出现而不见它名,由此可以推断:幽州之名当最早始于尧时并沿用于后代。另一种可能当始于周朝并有据可考。据《周礼职方氏》: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曰貕养,其川曰河、淄;其浸时,其利鱼、盐,其民一男三女,其畜宜四扰,其谷宜三种。职方氏是掌管天下土地及帮国民族的官员,周知道他的厉害,于是就划分出九州并与之相通而得其利,其中之一就是定东北名曰幽州,幽州之名当始于周朝则由此可证。幽州之所在也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郑注:医巫闾在辽东。贾疏:医巫闾在辽东,且验知之。汉光武十三年,以辽东属青州,二十四年还属幽州。《周礼职方氏》是以方位划分出幽州之地,从郑注贾疏中知即是中国东北部。方位之说实始于《易经》:天垂象,圣人则之。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范晔解释说,观象于天,谓日月星辰。观法于地,谓水土分州。形成于下,象见于上,同时又注引《星经》曰:辰星主恒山,冀州、幽州、并州。玉衡者,谓斗九星也。玉衡第八星主幽州,也就是说,幽州之地是由天上的辰星和玉衡的第八星来昭示其方位的。其实,再进一步探究,庖牺画卦事实上是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当八方之位,而《周礼》本之,更以八方当九州之位,其中东北曰幽州,即幽州在中国东北部,大致则相当于今河北、北京、辽宁等的部分地区。   幽州之地以幽州之名存在了近千年的时间。金毓黻的《东北通史》之《历代东北疆域沿革略表》(部分,附表1)可见幽州地域之历代概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虞夏商时期已用论文联盟.L.幽州之名,即是东北地区一部分;周朝时期也称幽州,即中国东北;春秋战国至秦时东北称辽东辽西,不见幽州之名;两汉又复称幽州,仅代表东北大部分地区;魏晋时东北改称平州,仍覆盖前幽州大部分地区;后魏至唐初东北称营州,仅领有前幽州的辽东辽西等小部,其后东北不称州而称路、府、司等,幽州之名更是不见。但无论幽州的名称如何变化,其地大致在东北之方位则是亘古不变的。   二、秦汉时幽州的范围和所辖之郡的变化   秦代采用郡县制,无州之名,但根据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秦郡中与两汉幽州的辖郡重名的有七个,即广阳郡(西汉广阳国)、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秦时并无前汉的渤海郡之名,渤海郡相当于秦时巨鹿郡之北部及临淄郡之部分;同时也无两汉时的玄菟郡、乐浪郡之名,且其地也不在秦域之内。   《汉志》记载幽州下辖九郡一国,分别是涿郡、渤海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以及广阳国。这个时期是幽州历史沿革中辖郡县最多、面积最大、地域最广的时期,东至今朝鲜狼林山东、东朝鲜湾一带,西至今河北省万全县、高阳县一线,南至今河北省无棣县,北至今内蒙古自治区、辽宁铁岭市一线,大致辖境当是今河北省北部、辽宁省西南部、朝鲜南北地区。   王莽时期,幽州四至在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下简称《图集》)中无从查考,但根据史料,由于王莽时期的变革多是变名不变实,且贯彻落实的极少,由此推断应大致同于西汉。至于此时幽州的所辖郡县则可见于谭其骧的《长水粹编新莽职方考》,一共十郡,无国,即垣翰郡(前涿郡)、迎河郡(前渤海郡)、代郡(厌狄亭)、朔调郡(前上谷郡)、通路郡(前渔阳郡)、北顺郡(前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鲜郡(前乐浪郡)及广有郡(前广阳国),郡名称有大的变化(如上所示)。   《后汉志》记载东汉幽州下辖是十郡一国,分别是涿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广阳郡及辽东属国,较西汉时少了渤海郡而多了一个辽东属国和代郡;另外,西汉时的广阳国改称为广阳郡。此时,虽然幽州所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