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魏晋时期的太原经济.doc
秦汉魏晋时期的太原经济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0年)的八百年,太原地区的 经济 由于政权更迭频繁,战乱四起,加之匈奴南侵,天灾不断,土地荒芜,人口锐减, 社会 经济经历了战乱衰退——恢复 发展 ——重遭破坏——再度兴起的多次往复。
农牧业的恢复与变革
中华民族是“以农立国”的民族,农牧业生产是古代太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
一、农业的衰退与变革
战国末年到秦汉之交,社会经济在争战灾祸的涤荡之下,严重凋敝。秦王朝建立后,虽然国家统一,战争平息,但秦始皇大兴土木、徭役、赋税苛繁,生产力遭受严重摧残。到西汉初年,面对国家元气丧失的状况,臣民极力主张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实行无为之治。人民开荒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恢复迅速。当时的西汉王朝认为,河东、太原、上党郡若能供应关中粮食,则可避免漕运之繁费和砥柱之险,所以三郡农业深受西汉政府重视。
西汉于文帝时始行屯田制度。因太原以北为汉政府抵御外族入侵的军事要地,军屯制度首在太原以北施行。这一带的土地迅速开发,出现了大片农田。由于移民屯垦和推行军屯,改进革新农具,推行旱作技术,农作物产量比三晋时期有了较大提高,河东、太原、上党的粮食均可供给京师,说明当时太原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然而,由于汉政府日趋腐败,土地兼并激烈,农民在兼并中流离失所,加之匈奴连年南下掳掠,以至东汉中期以后,屯垦停止,边境空虚。接着东汉政府分裂,战乱四起,汾水下游土地荒芜,无人农耕。从人口变化情况看,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太原郡所辖21个县,土地面积51750平方公里,住户169863家,人口680488人,每县平均居住8089户,人口密度13.1人/平方公里;到东汉元和五年(公元140年)出现人口锐减的现象,太原郡当时所辖16县,土地面积45360平方公里,住户30902户,人口200124人,每县平均仅居住1931户,人口密度4.4人/平方公里,县均住户和人口密度分别比西汉初期锐减76.1%和66.6%。直到曹魏时期,为筹集军粮,复在河东、并州等地设立屯田管理机构,农业有了恢复。
综观秦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混乱时期,农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正如曹操诗《蒿里行》所写:“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无一,念之断人肠。”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亲率大军击败袁绍所辖并州刺史高干,任命梁习为并州刺史。梁习治理并州,致力于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使山西境内“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贡达名士,咸显于世”。
魏灭晋兴,司马腾任并州刺史。公元306年,并州遭遇大饥荒,又被刘渊部攻掠,并州人口只剩下不满2万户,农业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
北魏初年,豪强地主势力强大,“并州王氏……一宗近将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百室合户,千丁共籍”。荫户完全隶属于豪强宗族的庄园经济,不向国家承担赋税义务,严重 影响 了国家按户征收赋役制度的执行。北魏孝文帝为了与豪强地主庄园争夺人口与劳动力,缓和农民的反抗,巩固封建统治,便在公元485年于平城发布均田令。主要 内容 是按农民人数与官吏等级分配无主荒地。
由于均田制把游离的劳动人口重新与土地结合起来,奖励农民从狭乡迁居宽乡,朝廷编户齐民数字增加。东魏孝静帝武定年间(543~549年),太原郡辖10县,共有住户4.5万户,人口20.8万人,户均人口4.6人,比西汉元始二年太原郡户均4人有所增加。
秦汉时期,官民兴办农田水利的积极性较高。西汉武帝以后至东汉末年,太原境内的水利工程逐渐修复。史载:元初二年三月,安帝诏令在最富裕的地区太原修理旧渠,通利水道,以灌公私田畴。
曹魏时期,官府以屯田制为手段筹措军粮,在实行屯田的地方,极力开发农田水利。如在河东、太原,就曾利用当地的水利条件,灌溉农田,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太原农业在西汉时期有较大发展,从作物种类、品种的增加和园圃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反映出它前进的步伐。
《晋乘搜略》载:武帝“思富养民,教民为代田,劝种宿麦,利民食也。并北地寒,故不能种宿麦,……又麦之别种曰燕麦,俗称莜麦,夏秋种,胜寒,宜边地。太原……近山诸属胥有之曰荞麦,秋种,有红黑斑三种。谚曰:中秋有月,荞麦多实。”“禾稻之美甲于通省”。这段史料说明,当时太原地区已种植了冬小麦、莜麦、荞麦和黍,还有了水稻。
园圃经济始于汉。武帝时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从此不断从西域引入园艺作物。
汉代太原增加了种植葡萄,并能酿制成葡萄美酒,被视为佳品。
三、畜牧业兴盛繁荣
秦汉时期,因战争需要,马、牛类的大牲畜急剧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01 定语从句100题(考点串讲)(word版有答案).docx VIP
- 凿井井架设计汇编.doc VIP
- 北京某电力隧道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阅读专题2】故物与深情:感受血缘中的亲情》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 课文标注笔记 全册.pdf VIP
- 北京某电力隧道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高压旋喷桩技术交底1 - 桩基础.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阅读专题1】忠与孝:体会宗法社会的伦理选择之难》教学课件 (1).pptx VIP
- 力普LP100说明书PDF_Image_Marked.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