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金线莲挥发油及石油醚提取物的气相色谱.docVIP

药王金线莲挥发油及石油醚提取物的气相色谱.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王金线莲挥发油及石油醚提取物的气相色谱.doc

  药王金线莲挥发油及石油醚提取物的气相色谱 作者:蔡金艳,张勇慧,吴继洲 【摘要】   目的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S/DS)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挥发油中鉴定出72种成分,石油醚提取物中鉴定出69种成分。结论挥发油和石油醚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类别均为脂肪族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GC/MS/DS)技术能够对挥发油和低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快捷、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鉴定。 【关键词】 金线莲; 挥发油; 石油醚提取物;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技术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and PE Extract from Anoectochilus roxburghi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and petrol ether extract from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MethodsS/DS the total essential oil, and 69 pounds the petrol ether extract.ConclusionFattic pounds make up the main body of both the essential oil and petrol ether extract. GC/MS/DS is a good, simple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volatile oil and petrol ether extract from A. roxburghii.   Key ical constituents; GC/MS/DS   金线莲(Herba Anoectochili)别名金蚕、金线兰、金石松、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S-QP5050A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色谱柱为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 0.25 μm);柱温80℃ (3 min) 10℃/min 290℃ (10 min) ;载气为氦气;柱前压70 kPa;分流比为50∶1;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30℃;电离方式Ei;电离电压70 eV;质量扫描范围30~350 amu;进样量0.1 μl。本次GC-MS测定在湖北省公安厅理化室完成。   3 结果 金线莲挥发油总离子流图共115个峰,经 计算 机检索及核对质谱资料,共鉴定了7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数的62.61%。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峰的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7.70%。结果见表1。表1 金线莲挥发油及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略) 从金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可知, 鉴定出的72种成分中,萜类化合物13种,含量累计占挥发油总量的1.72%;芳香族化合物18种,含量累计达1.17%;脂肪族化合物40种,含量累计占94.69%;其它化合物有1种,含量占0.08%。   石油醚部位总离子流图共83个峰,经计算机检索及核对质谱资料,共鉴定了6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数的84.34%。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峰的相对含量,占石油醚提取物总量的95.40%。按类别统计,萜类化合物3种,含量累计占挥发油总量的2.60%;芳香族化合物40种,含量累计29.42%;脂肪族化合物26种,含量累计占 67.97%。   3 讨论 挥发油中成分以脂肪族化合物尤其是脂肪酸为主,占挥发油总量的94%以上,m/z 60和73的质量色谱图分析显示由六碳的庚酸到十八碳的硬脂酸,呈保留时间间隔均匀的有规则序列;其中含量最高为硬脂酸和软脂酸,两成分在GC-MS中呈现宽大的拖尾峰。香味成分还有氧化芳樟醇、紫罗兰酮、雪松醇、杜松烯等萜类和多种芳香族成分。 石油醚部位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均与挥发油呈现的分布特征大致相同,脂肪族化合物中软脂酸和硬脂酸含量较高,但偶数碳的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奇数碳的脂肪酸;芳香族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较挥发油多,苯酚的衍生物较多。石油醚部位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植物低极性部位含有大量的脂肪族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GC/MS/DS)技术能够对挥发油和低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快捷、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鉴定。 【 参考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