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胡黄连ISSR.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用植物胡黄连ISSR.doc

  药用植物胡黄连ISSR 作者:刘小莉 普春霞 杨耀文 钱子刚 【摘要】 目的优选胡黄连稳定的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采用4因素(dNTPs、Mg2+、Taq酶、引物)4水平的正交实验和单因子梯度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适于胡黄连的25 μl的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最佳浓度分别为10×buffer2.5 μl,dNTPS150 μmol/L,Mg2+1.5 mmol/L,Taq酶1U,引物0.5μmol/L,DNA20 ng或10×buffer 2.5 μl,dNTPs150 μmol/L,Mg2+2 mmol/L,Taq酶0.5U,引物0.5 μmol/L,DNA20 ng。结论对于胡黄连ISSR-PCR实验,一次正交实验完全可以建立起满足要求的PCR体系。 【关键词】 胡黄连; 正交实验; 单因子; ISSR-PCR  ISSR是Zietke,凭证标本保存于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的胡黄连幼嫩叶片,硅胶干燥后保存于-20℃冰箱中。ISSR引物参照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提供的序列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PCR反应相关试剂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PCR反应在Biometra PCR仪上进行。    2 方法   2.1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采用CTAB法,略加改良。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片段大小,总DNA用无菌双蒸水稀释到10 ng/μl,-20℃冰箱保存。   2.2 反应体系正交实验初选本研究 参考 豇豆[16]、玄参[17]、石斛[18]、永瓣藤[19]、黄连[20]的ISSR反应条件,初步确定dNTPs、Taq酶、Mg2+、引物浓度各4个水平。见表1。按照L16(4)正交表形成16个组合的实验方案。见表2。表1 用于胡黄连1SSR-PCR正交实验的4因子4水平,表2 胡黄连ISSR - PCR L16(4)正交实验各组合(略)。   2.3 单因子梯度实验本研究在正交实验所初选的PCR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对单个因子又设置了一定的梯度,以进一步优化所初选的反应体系,并比较单因子浓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PCR总体积为25 μl,其中dNTPs设置了0.1 ,0.125,0.15,0.175,0.2 mmol/L 5个浓度梯度;Mg2+设置了1,1.25 ,1.5 ,1.75 ,2 mmol/L 5个浓度梯度;Taq DNA酶设置了0.5,0.75,1,1.25,1.5,2 U 6个浓度梯度;引物设置了0.3,0.35,0.4,0.45,0.5 μmol/L 5个浓度梯度;模板设立了10,20,30,40,50,100 ng 6个浓度梯度。   2.4 PCR 扩增与产物检测反应通过引物筛选后,选用引物856(序列为5’-3’ ACA CAC ACA CAC ACA CYA)为ISSR-PCR 反应体系优化的引物。反应体系为25 μl,内含10×PCR buffer2.5 μl, DNA20 ng, 其余成分按照表2进行。反应程序: 94℃预变性5min, 94℃变性1 min, 55℃退火1 min , 72℃延伸2 min,循环35次,72℃延伸5 min,4℃保存。PCR产物均在含溴化乙锭的1.5%琼脂糖凝胶中,以0.5×TBE为电泳缓冲液电泳分离,最后用紫外成像系统(Tanon GIS-2009)观察并成像。    3 结果   3.1 正交实验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从图1直观可见,16个组合中除了9号和13号以外,均有扩增产物,但1,2,3,4,7,8,14,15,16号所扩增的条带较弱,无法统计,予以淘汰。5,6,10,11,12号均扩增出了清晰的条带,且条带数较多,但10,11,12号非特异性扩增严重,图谱背景模糊,亦予以淘汰。5,6号扩增条带相似,均为6条亮度适中、分离较好的条带。综上所述,本研究确定5号和6号为最理想的反应体系。   3.2 Taq单因子浓度梯度下扩增产物比较在对dNTPs、Mg2+、引物、Tag酶、模板5个因子进行了梯度对比后发现,各个因子的浓度均在较大的范围内对扩增产物不造成显著影响。dNTPs是PCR的原料,浓度太高容易产生错误掺入,浓度太低产率太低,常用的是0.05~0.2 mmol/L[21]。本实验发现胡黄连PCR扩增中100~300 mmol/L的dNTPs均产生了一致的扩增条带。Mg2+在1~2 mmol/L浓度内均扩增出了6条带,只是在低浓度(1~1.5 mmol/L)下扩增谱带的清晰度较之高浓度(1.75和2 mmol/L)条件下略差。引物的浓度会影响PCR扩增的特异性,在胡黄连的ISSR-PCR扩增中引物浓度在5个浓度下(0.3~0.5 μmol/L)的扩增谱带无显著差异。对大多数物种来说Taq酶浓度变化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