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酱)的黑历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扒一扒〔酱)的黑历史

扒一扒“酱”的黑历史 从小最常听见的一句话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是钱?貌似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日常生活中真的很重要。不过它并不是只有在现在才那么重要,自打宋朝起,它的地位便举足轻重。为什么,因为宋人说: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说到这七大件中的酱,你能联想到的是什么?是果酱、面酱、肉酱、鱼子酱、辣酱、豆瓣酱?在我的概念里,反正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酱,只要是黏糊糊的一坨,当然是可以调味的,都可以称为酱。   酱在现代生活中并不是那么地重要,即使很长一段时间不吃酱,也没什么。不过在古代酱可谓是烹饪界中的战斗机。唐人柳王比说:孝悌忠信乃食之醢酱,岂可一日无哉!看,都把酱的地位上升到儒家孝悌忠信的高度,你说它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多重要咯。   不过关于酱,它也许远不是你所想的那样。   酱在《说文解字》里是:“酱,醢也,从肉酉”。这里看出来酱是用肉做成的,可以说古代的酱是一款美食而不是单纯的调味品。是的,既然是用肉剁成酱,那当然很珍贵,所以在古代只有皇帝贵族、达官贵人才有机会品尝,一般的老百姓,你们可以退下了。   虽然酱是极少部分上层人士才能享用,不过吃酱却十分讲究,吃烧鸡是配上醢酱,烧鱼放入鱼子酱,烧甲鱼时用醢酱,吃干肉片配用蚁卵酱,吃干肉粥是配用兔肉酱,吃熟糜肉片配用鱼肉酱,吃鱼片配用荠酱。孔子也说:“不得其酱,不食。”除了讲究吃,酱的种类也很多,周礼中记载的酱就有:麋肉酱、鹿肉酱、獐肉酱、田螺肉酱、蛤蜊肉酱、唇蛤肉酱、蚁子肉酱、鱼肉酱、兔肉酱、雁鸟肉酱…   到了西汉,出了大事啦,豆酱出现了。它一出场,完美地秒杀了所有肉酱。豆酱的出现是以调味品的身份出现。豆豉的名称也是这个时候出现的,所谓的豆豉就是利用黄豆和黑豆发酵而成的调味品。这时候的酱既有动物性原料制成,也有植物性原料制成。东汉出现了“清酱”,或许就是后世所称之的“酱油”。   北魏时期,农业科学家贾思勰撰写了一部农业科学典籍《齐民要术》,里面就有教人怎样做酱的方法。听说日本人的做酱方法就是从这里面学来的。   到了唐宋,酱的制作工艺日趋完善,不仅民间作酱,宫廷也开始作酱,唐代还专设制酱的部门“掌醯署”在宫中,酱在饮食调味中地位也越来越高,有人称“酱者,百味之将帅。帅百味而行”。用酱来下饭,用酒来款客,这是唐人最平常的饮食举措。杜甫诗云:“藉糟分汁滓,瓮酱落提携。   元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酱及其具体的制作方法:小豆酱法、仙酱方、糯米酱方、急就酱、芝麻酱、造甜酱、造酒酱、造麸酱、乌梅酱、蚕豆酱、米酱法、做清酱法、辣椒酱、果仁酱等。   一直到了现代,酱虽是成为了寻常百姓家的都有的调味品,不过酱的光环已经褪去,那种“一日不可无酱“的景象不再出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