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要点.docVIP

2016-2017学年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要点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起点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礼记·王制》:“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是 A.威慑性、实效性???????????? B.制度性、强制性 C.等级性、仪式性???????????? D.规范性、持久性 西周时,“宗法”习惯便被统治者制度化和系统化了,最后发展成为一种所谓“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世袭的制度文化。在这种制度文化里,形成了 A.“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袭观念?? B.“亲师友,习礼仪”的风尚 C.“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身份等级?? D.“明法度,重教化”的思想 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姒姓诸候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它反映了周初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诸候崛起冲击分封制度 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 D.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 “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或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B.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走向崩溃 C.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 D.春秋时期礼乐制逐步走向崩溃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至道也……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为大治。”从今人的视角看,管仲的“法治”,实际上是 A.“法治即为民治” B.强调“依法治国” C.“反对特权等级” D.“法制下的人治” 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的 A.政治制度的差异?????????? B.生产工具的差异 C.社会观念的差异?????????? D.经济形态的差异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欲拜故秦骑士李必、骆甲为骑将时,两人以“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相拒。有学者据此推论,秦朝的统一形态是不完善、不完备、不彻底的。该推论的研究视角是 A.军事制度????B.法律制度??? C.政治制度???D.文化心理 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这些都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丧失 B.已经涌现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 D.面临亟待重建封建信仰的任务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B.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C.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井田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下面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A.均田制、井田制在本质上并无任何不同 B.均田制、井田制都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 C.井田制、均田制都推动精耕细作模式出现 D.均田制所有权归中央,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余英时认为,中国“16世纪以后商人确已逐步发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