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技术观
青岛科技大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参考资料 [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商务印书馆.北京,2007; [美]B.C.范.弗拉森,郑祥福译,科学的形象.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5; 王巍,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马克思的科学本质论 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 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科学是生产力 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托夫勒的科学观: “科学不是一个独立变量,它是嵌套在社会中的一个开放的系统,由非常稠密的反馈环与社会连接起来。它受到其外部环境的有力影响,而且一般说来,它的发展是因为文化接收了它的统治思想” 贝尔纳的科学观: 一种建制; 一种方法(观察、实验为基础,经验方法与理性方法结合); 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 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 构成我们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小 结 科学是一个多涵义、多性质和多功能的复杂有机整体,它与其周围的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关联。 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产物; 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的传承物; 是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的表现方式; 是一种认知现象,是认知的存在方式,理性的最高表现。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 思考: 哈贝马斯,生于1929年,哲学家,社会学家,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1994年荣休。哈贝马斯的知识旨趣说、技术统治论和沟通行动论等学说,作为综合的社会批判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尔库塞(1898――1979)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社会评价的主要观点 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建立于这样两个基本判断: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是认为科学技术履行了意识形态的社会职能。 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技术展开了全面的批判。 再者,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由于现代先进装备的运用,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引伸到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特别是成为第一生产力以后的科学技术,它的重要的社会政治效应是维护现行资本主义的统治,使统治合法化。也就是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的社会统治会更稳固。 综观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评价和批判,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他们把科学技术的负面社会功能归结于科学技术本身; 第二,几乎全盘否定科学技术的现实社会功能。 这样做的结果,尽管指出了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但不能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现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科学技术社会效应上的乌托邦式的怀乡情结和技术悲观主义色彩。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认识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 四、技术价值和技术伦理 科学、技术和工程 在一定条件下 科学技术的“异化”问题 科技发展所表现出的“去技术”倾向 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加大 一定程度上的价值伦理观混乱 * * * 课程安排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一、“科学”的词源: Science 来源于拉丁语 scientia (scio) 表示“知识”,1834年惠威尔首先提出Scientist一词,以区别于“太广泛太崇高”的philosopher 。 “科学” 一词和“哲学”一词一样,是由19世纪日本哲学家西周首先翻译的。西周早年留学荷兰,明治前不久,回国在京都开办私塾,介绍西方学术思想。1874年,他出版了《百一新论》,将science译为“科学”,philosophy译为“哲学”。之后,这两个术语逐渐为人所知并沿用至今。我国古代把这一类的知识称为“格致学”,“格致”即“格物致知”之意。1893年康有为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严复在其译著《原富》中也使用了“科学” 。之后“科学”一词渐渐通行。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二、科学的维度及其涵义 从知识论的角度看,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实证知识;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科学是一种探索性的认识活动; 从工具论的角度看,科学是一种探索自然奥秘的有力工具; 从实证论的角度看,科学是一种由理性支配的活动,其结果由经验事实决定; 从生产力论的角度看,科学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科学转化为技术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就是“第一生产力” 从文化论的角度看,科学是一种人类特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500个常用汉字 8﹒27054.ppt
- 33第3章–基本数据类型和表达式.ppt
- 3500个常用汉字8–27054.ppt
- 32、〔范进中举〕完美课件.ppt
- 35个经典写作句型.ppt
- 34个省级行政区〔新〕.ppt
- 365bo﹒gou超级模板.ppt
- 31〔飞向蓝天的恐龙〕修改稿.ppt
- 33年级下册3位数除以1位数.ppt
- 334动物的行为〔上课〕.ppt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