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doc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doc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   课程中文名称:系统解剖学 课程英文名称: Systemic Anatomy 实验学时:60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康复治疗学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1.曾志成主编,《系统解剖学》第3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9. 2.任同明,付升旗主编,《人体解剖实验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6. 实验一 骨总论、躯干骨 实验目标 1. 掌握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了解骨生发育过程中如何增长和增粗。 2.掌握脊柱的组成、分部和功能。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分部和功能。掌握各部椎骨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特点。 3.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分部。掌握胸骨角的特征和意义。 4. 掌握肋骨的一般形态、分部、结构和功能及肋弓和剑突的位置。 5.掌握躯干骨重要的骨性标志:第七颈推棘突、胸骨角、剑突、骶岬、骶角。 实验材料 1、人体骨架标本 2、躯干骨标本 3.纵行剖开的长骨标本,示骨松质、骨密质,骨膜,骨髓腔。 实验方法 1.观察骨骼标本时,应对照书本上插图,准确地将其放在解剖方位上;即分清其上、下、前、后、左、右各方向,因为文字描述是以解剖学方位为基础进行描述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若遇有疑难问题,请以完整骨架作为参照。 2.各重要骨性标志需在活体摸认。 3.实习完毕后必须把标本整理好,发现散失和损坏者,应向任课老师报告。 实验内容 躯干骨(51块) 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1块。肋骨:24块 骨总论 1.骨的形态 在版装固定的骨上辨认,长骨呈长管状,长径大于横径,且有中空的骨髓腔存在;短骨呈立方体,较规则;不规则骨的突起较多;扁骨呈板状,内、外均为密质骨。 2.骨的构造 在新鲜动物长骨上观察,骨外膜较厚,位于关节面以外的骨表面;理解骨膜的作用。骨髓腔居长骨体内,含黄骨髓。骨密质较坚硬,位于外表面,尤其是长骨干;骨松质呈疏松状,位于长骨骺、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内部,多含红骨髓,在长骨干与两端骺的结合处寻找骺软骨或骺线,理解其发生及作用。 3.骨的理化性质 用手指捻捏锻烧骨,极易破碎,借此理解无机质的特性;取出脱钙骨,观察其外形未见改变,如用手触摸、扭转此肋骨,发现可打结,说明了有机质的弹性和韧性。 躯干骨 1.椎骨 (1)椎骨的一般结构:取胸椎标本观察。 解剖方位确定:解剖学形态结构和结构之间关系的描叙通常依据解剖学方位。确定手中所持标本的解剖学方位。胸椎解剖学方位的确定依据是;大的圆柱体结构为椎体,其放置朝前,在最后方的突起为棘突,其尖朝向后下。 形态结构观察:每一椎骨通常由椎体、椎弓及由椎弓发出的7个突起组成。椎体在前,呈短圆柱形,椎体的后面稍凹。椎弓在其后方,与椎体之间形成椎孔。设想并实际观察整体脊柱,全部椎骨的椎孔串联在一起便形成一个管状结构,即椎管。观察椎弓便会发现其与椎体相连接的部分短而细,称为椎弓根。椎弓根的上、下缘处凹陷成缺口,分别称为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尤其是椎下切迹极为明显。上一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一椎骨的椎上切迹合成椎间孔,可以将手中的椎骨呈上下位放置后从其侧面观察,或从整体脊柱标本的侧面观察,并用镊子从椎间孔进入椎管,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活体及湿体标本,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椎弓后部分的板状结构称为椎弓板。椎弓表面附着有7个突起;一个向后称棘突,一对伸向两侧称横突,一对向上称上关节突,一对向下称下关节突。上、下关节突都有光滑的关节面。将手中的椎骨呈上下位放置或从整体脊柱标本的侧面观察上一椎骨的下关节突和下一椎骨的上关节突是如何接触的。 (2)各部椎骨的特点 1)颈椎 共有7个,除第1、2及第7颈椎有较特殊的形态外,其他颈椎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①颈椎的共同特点:椎体较小,椎孔大且近似三角形,横突基部有一小孔名横突孔,颈椎棘突粗短、末端常有分叉。 ②特殊颈椎 第1颈椎:是一个卵圆形的骨环,因此又名寰椎。寰椎没有椎体,也没有棘突和关节突,主要由两个大的侧块及其连结于侧块之间的前弓与后弓构成。在观察过程中确定手中所持标本的解剖学方位;可见两个弓的一个稍短而且曲度小的为前弓,两个侧块的上下均有关节面,其中凹窝较深的为上关节面。前弓的后面中部有关节凹,侧块为两侧骨质肥厚的部分,它的上面有椭圆形的上关节面,与枕骨的枕髁相连结,下面有圆形的下关节面,与第2颈椎相接。 第2颈椎:又名枢椎,其主要特点是椎体有一向上的突起为齿突。齿突前有关节面,与寰椎的前弓关节凹相关节。将寰椎和枢椎按照解剖学方位上下放置在一起,认真体会二者之间的连接。 第7颈椎;又名隆椎,其主要特点是棘突特长而粗大,其末端变厚而不分叉,当头向前屈颈时,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