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 能量环境 一、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 二、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三、风对生物的作用 四、火对生物的影响及管理 一、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 1. 地球上光的分布 2. 光质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光合有效辐射380~710nm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蓝紫光:430~450nm 红光:640~660nm 不同光质的作用 蓝紫光:促进蛋白质合成 红光:促进糖合成 青光、蓝紫光等短波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青蓝紫光使植物向光性更敏感,促进色素形成。 紫外线杀菌,损伤生物体,促进VD的合成 长波红外线是地表的基本热源,对外温动物的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有决定性作用 3. 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 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蛙卵在有光环境孵化和发育的快些 影响动物的体色、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形成 黄化现象 影响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裂、组织器官的生长和分化 影响植物花果的数量和质量:苹果、梨等在强光照下含糖量高耐贮性强、色泽性好 1)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 向光性、秋季落叶 C4植物和C3植物 C4光和能力强,因利用低CO2浓度能力强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 生理差异 形态差异: 阴:叶子水平、单层 阳:叶子多层 2)动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 适应强光下活动的动物 多数鸟类、少数兽类 适宜于晚上或弱光下活动的动物 家鼠、刺猬、蝙蝠 动物开始活动的时间 美洲飞鼠在夜幕降临前开始活动 4. 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生物的昼夜节律 生物的昼夜节律、月节律 外源性周期(光、温度)和内源性周期(生物钟) 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长日照、短日照、中日照和日中性植物 植物光周期的应用:杂交、抗性选育、异地种植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1)植物光周期 长日照植物:萝卜、菠菜、小麦、凤仙花、牛蒡等。分布温带和寒温带。 短日照植物: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牵牛等。分布热带、亚热带,中纬度也有分布。 中日照植物:甘蔗等少数热带植物。少数中热带植物。 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蒲公英、四季豆、黄瓜、番茄 2)动物的光周期 长日照动物 温带、高纬度鸟兽 水貂、刺猬、田鼠、雉 短日照动物 秋季交配。羊、鹿、麝 昆虫滞育:梨小食心虫幼虫在13-14h/d全部休眠 换毛换羽和迁徙光周期 二、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一)地球上温度的分布 (二)温度与动物类型 (三)生物对温度的反应 (四)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五)生物对周期性温度的适应 (六)物种分布与环境温度 (一)地球上温度的分布 空间分布与变化 纬度升高1°,气温降低0.5℃ 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地区变化大 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海拔升高100m,气温降低0.6~1℃ 逆温现象:盆地等随着高度增加温度增加 时间变化 日较差:随纬度增高减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年较差:随纬度增高增大,大陆性气候越强越大 2. 土壤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土壤表层温度比气候温度变化剧烈,随土壤深度加深变化幅度减少 1m以下无昼夜变化、30m以下无季节变化 随土壤深度加深,土壤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气温滞后,且与深度成正比 温度变化的短周期变化出现土壤上层,长周期变化在较深的位置 日变幅减少1/2,出现在12cm,年变幅1/2,229cm 中纬度土壤温度的年变化较大、高纬度海拔与积雪有关 可长植物的沙漠地区在晴天时土壤与空气温度变化比较 3. 水体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水温的时间变化: 变化幅度较气温小 海洋日变化≤4 ℃, -15m无昼夜,-140m无季节 水温的成层现象 中、高纬度淡水湖:上湖层、斜温层、下湖层 低纬度地区:雨季破坏斜温层表水温变凉和干季斜温层表水温变温 海洋:低纬度水域全年、中纬度水域夏季出现 温带深水湖水温垂直变化 (二) 温度与动物类型 常温动物 内温动物 变温动物 外温动物 1. 酶反应速率与体温阈 温度系数Q10=t ℃体温时代谢率/(t-10)℃时代谢率=2 高温对生物的伤害 高温的伤害:蛋白质(酶)变性、有机体脱水 不同物种对高温的耐受性不同 低温对生物的伤害 冻害(freeze injury):低于-1 ℃ 细胞膜破裂酶失活 冷害 (chilling injury):0 ℃以上生理活动降低 不同物种对低温的耐受性不同:热带丁香气温6.1 ℃叶子死亡,热带魟鱂水温10 ℃死亡,小叶蜂可在-30~-25 ℃下越冬 2. 温度和生长发育 发育阈温度(生物学零度) 总积温(有效积温):K=N(T-C) K-完成某阶段发育总热量,日度 N-发育历期,完成某阶段发育需要的天数 T-环境平均温度 C-发育域温度 小麦1-1.6k日度、玉米2-3k日度 椰子5k日度日度 发育速率=1/N 有效积温的应用 1.地中海果蝇26 ℃发育需20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