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doc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银萍张玲玲蒋秋菊
【摘要】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 治疗 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芍药甘草汤为基方,随证加味。于月经行经前3天开始服药,连服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65例患者,治愈187例,好转68例,总有效率达96.2%。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药/芍药甘草汤加味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性女性常见的妇科病证,发病率高达30%~50%,其中约10%的患者由于痛经而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1]。笔者2003年1月~2008年12月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265例,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65例患者来源于我校门诊部和第二附属 医院 患者,年龄14~23岁,平均18+2.3岁;均未婚;病程0.5~8年,平均4+1.6年。265例痛经患者中,伴月经量多者106例,伴月经量少者75例,伴恶心、呕吐者41例,伴四肢厥冷者57例,伴乳房胀痛者80例,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者63例,伴食欲减退者67例,伴失眠多梦者39例,伴浮肿者26例。
1.2诊断标准参照《 现代 中医临床诊断学》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2]。⑴发于青春期的未婚女子;⑵小腹疼痛,可痛及腰骶,或向会阴、肛门放射,且发生于经期或行经前后,经后疼痛自行消失,呈周期性反复发作;⑶排除器质性病变。
2治疗方法
2.1药物组成药物制剂由我校药学实验中心中药制剂室制备提供。组方以芍药甘草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味,其基本药物组成为:白芍、甘草、当归、五灵脂、延胡索。随症加减:兼月经量多者,加黑杜仲、仙鹤草、黑芥穗、益母草;兼月经量少者,加川牛膝、桃仁、红花、三棱、川芎、益母草;兼恶心、呕吐者,加炒白术、砂仁(后下)、姜半夏、竹茹;伴恶寒肢冷、小腹冷痛者,加吴茱萸、艾叶、细辛、巴戟、杜仲;兼乳房胀痛者,加柴胡、醋香附、川楝子、薄荷;兼气短乏力、小腹空坠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升麻、山药;伴食欲减退者,加木香、砂仁、白术、焦三仙;伴失眠多梦者,加丹参、茯神、合欢皮、珍珠母;兼浮肿者,加补骨脂、巴戟天、川芎、茯苓、冬瓜皮。
2.2煎服方法上药首先用水浸泡20分钟,然后用全自动煎药器煎至成约200ml软包装。每次于月经行经前3天开始服药,一次口服约200ml,早晚各一次,连服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半年、一年后随访两次。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治愈:疼痛消失,持续达6个月经周期以上;②好转:疼痛消失或减轻,但不能持续达6个月经周期以上;③未愈:疼痛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 结果265例中,治愈187例,好转6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6.2%。
4病案举例
4.1某女,19岁,学生。于2004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自14岁月经初潮即痛经,经期小腹绞痛,面白,汗出,畏寒肢冷,小腹空坠,腰酸。妇科及B超检查未见生殖器异常。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每次行经都不能上课,只有口服止疼药方能坚持,且长期服用导致药物性胃炎。就诊时为行经前期,方用芍药甘草汤加味,药物组成:白芍20g、炙甘草9g、五灵脂15g、延胡索20g、吴茱萸9g、艾叶9g、细辛5g、巴戟15g、杜仲15g、党参15。连服3个疗程而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4.2某女,26岁,机关人员。于2003年3月5日初诊,患者13岁初潮行经,月经尚可,5年前出现痛经,每次行经前出现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性情烦躁,经后消失。2001年10月1日结婚,未避孕而至今未孕。妇科检查、B超检查未见异常。查:舌红苔薄黄,脉弦。诊为原发性痛经,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药物组成:白芍20g、甘草9g、五灵脂12g、延胡索15g、郁金12g、柴胡9g、醋香附12g、川楝子15g、薄荷3g。患者服药两个疗程,痛经消失。一年后随访未复发,生育一子。
5讨论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而出现的行经腹痛,多发于青春期,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 现代 医学认为:多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前列腺素释放有关。现代医学治疗着重于降低血中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催产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抑制子宫收缩等,但远期效果不理想,副作用较大[3]。本病属祖国医学“痛经”的范畴,其发病与先天禀赋、身体状况、情绪、劳累、受寒、生活习惯突然改变等因素有关,其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加味芍药甘草汤中芍药与甘草合用,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可治疗各种疼痛。现代药理研究:芍药甘草汤对中枢性、末梢性横纹肌痉挛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对深部平滑肌脏器如胃肠、胆囊、膀胱、输尿管、子宫及血管痉挛均有很好的双向调节作用[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