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docVIP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doc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坚持立德树人、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继承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围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仁者爱人”、“忧国忧民”、“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谈谈语文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 仁者爱人 忧国忧民 自强不息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应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沟通功能,通过寄寓着民族理想、积蓄着文化内涵、闪耀着人文光彩的一篇篇课文,让学生徜徉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殿堂之中,砥砺意志、陶冶情操,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语文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吸收的传统文化内容,将蕴含在文学艺术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加以阐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和创新,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文化品位、精神境界,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四个方面的基本精神谈谈语文教学中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的观念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人认为,人是天地所生、所养,因此人的存在不能脱离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宇宙这个和谐有序的整体之中,自然界存在着普遍规律,人类则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并掌握这些规律。选自《庄子?养生主》的课文《庖丁解牛》体现了这一思想:牛的筋骨盘结错综,解牛时必需“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掌握牛的内部构造,熟能生巧,最后达到游刃有余的完美境界。在此可以引导学生:只有掌握事物的规律,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赤壁赋》这篇课文中,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梦幻而富有诗意的秋江月夜赤壁图:明月与清风相伴,白露与水光接天。在主客纵酒放歌、慨叹历史与人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抚慰心灵的方法: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以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胸襟和态度对待生活。在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效果,在“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感受中增强对自然的观察力,更要启发学生懂得自然对人类的意义,使他们从内心萌发对自然的热爱。“天人合一”在体现出古人崇尚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统一思想的同时,还促使人们从自然中发现美、创造美,将其物化为艺术作品,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闲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大气磅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净透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旷达潇洒;“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清新自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丽鲜艳……千载之后,我们依然可以透过书册纸张看到那烟雾缭绕的峰峦,嗅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听到泠泠作响的泉声,悟到自然与人灵魂的沟通。在语文课堂上品评这些名句佳作,一方面指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探求人生哲理与超然物外的情趣,另一方面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应该在爱护自然的前提下进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2.“仁者爱人”――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仁”是儒家思想理论的核心,所谓“仁者爱人”,即人要充满慈爱之心,凡事都能推己及人;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定位在对社会的关爱上;将个人的修养和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紧密联系起来。在《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通过孔子师生间关于志向的对话,使学生了解孔子“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人生观、幸福观,启发他们思考社会人生、感悟幸福的真谛,从而认识到: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个人的发展、人生的幸福是与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相统一的,只有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才能使自我价值得到圆满地实现。正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课文强调的:“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将我们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又如《沁园春?长沙》一词,作者关注眼前的斗争形势和国家前途,满怀豪情地道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充分体现了作者润泽苍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联系词中塑造的风华正茂、激流勇进、主动承担主宰国家前途命运之大任的同学少年形象,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应该将个人的权利、自由与对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将“仁者爱人”的精髓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