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街道体验”与“家庭景观”--现代都市文学中的穆时英与张爱玲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 言
引 言
纵观瑰丽炫目的海派文学,从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到四十年代写出“普通人
传奇”的张爱玲,两位作家都是海派文学中让人无法忽视的坐标式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
系。穆时英作为新感觉派的中坚力量,书写着充满颓废迷幻色彩和热烈青春印象的上海都市感觉,
他不仅把新感觉派的创作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还为现代都市文学的走向提供了多样化的
可能性;张爱玲则是上海沦陷后 “孤岛”时期开出的奇葩,她以如椽之笔生动勾勒出市民世界
中的上海现代都市气象,撰写出了普通人不普通的末世传奇,若说她是海派文学中无人能比肩的
风云人物,可谓是实至名归。两位作者书写的范围大致都离不开上海这座大都市,他们有着相似
的人生经历,相同的现代心灵,都对言说上海有着满腔的热情,但是他们对同一座都市的描绘,
却显示出了巨大的不同。
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1945》中认为张爱玲是深爱着上海这座
都市的,她沉迷于上海的景象和声音,气息和风味,这种都市趣味表现在她的作品中则体现为独
一无二的都市景观,一种和穆时英笔下的景观大相径庭的日常生活画卷。李欧梵这样描述二者的
差异:“刘呐鸥、穆时英这些‘新感觉派’描画的是一个现代的声光化电的‘奇幻’世界,这个
世界呈现在那些同样‘奇幻’的都市女郎身上;而张爱玲的那个平常世界则更令人感受到它的地
方性和互动性。这个更‘地方化’的世界里,生活的节奏似乎‘押着另一个时间的韵律’,生活
1
在其中的人们似乎有太多的空闲。”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对上海的书写角度是截然不同的。黄献
文在《论新感觉派》中的“新感觉派的都市性定位”一章中这样概括了都市描写的范围:“细分
的话,都市其实包括街面上和家居两个范围,前者虽是外在的但具有都市的典型特征,而深入到
里巷、院落、家庭,则次第地远离尘嚣,……节奏放慢,声光化电渐被家居宁静安谧的气息所笼
2
罩,像秋天的气候景色往往与春天一样,而这些最能代表都市特征的恰恰也是最难表达的。”本
文就是以此为触发点,将“街面上”和“家居”分别补充为“街道体验”和“家庭景观”两个关
键词,以对海派文学的承继和发展为背景,以对都市描写的对应与互补为讨论对象,以穆时英和
张爱玲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对穆时英和张爱玲的文学创作进行比较研究。
本论文中所提出的“街道体验”和“家庭景观”并不是简单指街道两边林立的高楼大厦和街
道上喧嚣的车水马龙,或是家庭生活的柴米油烟、婚丧嫁娶,这两个概念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和印
象——在对穆时英与张爱玲的小说作品通读之后的一种印象,穆时英对上海的理解大多是通过
“街道体验”来表达,这种“街道体验”中掺杂着许多作者自身的主观感受,穆时英本人就常去
舞厅、公园、咖啡馆,他笔下一个个迷醉于上海声色一面的主人公,往往就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
代言人。而张爱玲对上海的认同则大多通过“家庭景观”来书写,在她的笔下多出现对家庭全景
式的描写,作者本人是凌驾于她笔下的人物之上的,张爱玲仿佛在用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点染人物,
她似乎不做评价,带着一丝疏离,却写出了每个人真实的情感与人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她
又带着悲天悯人的客观。如果仅仅用这两个关键词概括两位作家的文学创作,这是不可取也是不
可能的,比如穆时英在他的《公墓》中就有对家庭的描写,而张爱玲在她的短篇小说《封锁》中
1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2001页233
2 黄献文.论新感觉派.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0页75
1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 言
也有着对都市街道的描写,所以,在本文中笔者不是要把两位作家完全分开或是对立,而是在他
们二人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寻找不同,而“街道体验”与“家庭景观”是要放在他们二人对上海的
都市书写这个前提之下才能成立。
目前学界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将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uality of life in adults with 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lity of life is predictive of relapse in schizophrenia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lity of life in the five years after intensive care a cohort study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lity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A Call for Papers for a Maternal Health Task Force–PLoS Collection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lity of paediatric blood transfusions in two district hospitals in Tanzania a cross-sectional hospital based study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lity of Life of Medical Students in China A Study Using the WHOQOL-BREF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lity of Type 2 Diabetes Management in the States of The Co-Operation Council for the Arab States of the Gulf A Systematic Review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lity of Private and Public Ambulatory Health Care in Low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Systematic Review of Comparative Studies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lity of Longer Term Mental Health Facilities in Europe Validation of the Quality Indicator for Rehabilitative Care against Service Users’ Views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lity of Reporting of Bioequivalence Trials Comparing Generic to Brand Name Drugs A Methodological Systematic Review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ntifying Relative Diver Effects in Underwater Visual Censuses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ntifying Social Influence in an Online Cultural Market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ntifying the Adaptive Potential of an Antibiotic Resistance Enzyme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ntifying similarity between motifs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ntifying the Burden of Rhodesiense Sleeping Sickness in Urambo District, Tanzania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ntifying Responses of Dung Beetles to Fire Disturbance in Tropical Forests The Importance of Trapping Method and Seasonality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ntifying the economic burden of malaria in Nigeria using the willingness to pay approach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ntifying the Burden and Trends of Isoniazid Resistant Tuberculosis, 1994–2009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ntifying the Effect of Polymer Blending through Molecular Modelling of Cyanurate Polymers 英文参考文献.doc
- Quantifying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annabis Withdrawal 英文参考文献.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