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种的植物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我种的植物要点

资源化备课记录 个性化备课记录 课题 1.我种的植物 学中国画花卉的笔墨技法,了解笔墨与造型的关系,并运用于实践。培养国画的表现能力。 了解中国画写意花卉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采用欣赏作品及相应的资料图片进行解决) 写意花卉的笔墨技法。(通过默写、示范进行解决) 教具:课件、墨汁、国画颜料、宣纸、毛笔、清水等。 学具:墨汁、国画颜料、宣纸、毛笔、清水、报纸等。 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欣赏: 清代画家金农传世名作《梅花图》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等,浙江杭州人,“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博学多才,工诗词,精鉴古,好收藏,擅隶书,书体独创,自谓“漆书”。金农在绘画上,山水、花鸟、人物均善,尤其擅长墨梅。他常题其画师自某人、某某古人,不过托名而已,所作往往独创性很强。 《梅花》一幅,画中梅花两枝,花枝交错,从左下方横倚伸展至整幅画面。一支用墨笔点花瓣,看似漫不经心,却笔简意远、片片含情,在梅花的俯仰向背之间,将梅的婉约之姿、清寒之气表现的生动自然,淡笔作梅花枝干,淡墨写花瓣,亦圈亦点,天机自然,清气盈幅。代表作晚年 先生年五十始从事于画,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中国画讲求以书法的笔意入画,方不如俗套。此幅梅花画得枝干曲屈,于朴拙中追求一种秀雅的风韵。金农用笔以书入画,凝重浑厚,如屋漏痕,如折杈股,墨色清淡秀润,圈花紧密,如珠似玉,给人一种纯雅脱俗、清气袭人的感觉。 欣赏书上大师及学生作品 吴冠中(1919~2010),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中国绘画艺术大师 。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着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国内外已出版画集约40余种,文集10余种。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了解种植过程。通过观察,手法不同,以单幅或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形态特征。 通过观察植物或回忆爱自然爱生活的情感用艺术现自己的生活。教学重点:培养热爱生活、学会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所种的植物之间的情感故事以及自己的心愿、梦想和希望。 教学难点: 点击链接、播放、观看视频《种子的故事》距今8200年前的中国shǔ)的粮食作物…… 这就是“黍”,也叫黄米,这是“黍”字从古到今的变化。简单的一个字蕴含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如同从一粒小小的种子成长为累累的果实。 4. 猜想及开启的希望 看,老师的手中就握有创造出生命和希望的种子!蕴含着进步与发展的种子!猜一猜,它们究竟是什么种子?能否想象它们长大的样子? 看到这些种子,就令人想到生命和希望。今天,就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课——我种的植物。 5. 花开和瓜熟的时候 在我们眼里,扎根于土壤的植物是平静的。但科学家们却发现:植物体内充满了纷繁复杂的运动。那么,神奇的成长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从外观看有什么变化?你又喜欢哪个阶段呢? 可爱的女孩丫丫种下一粒豌豆苗,每天都去呵护,终于等到了花开香飘; 调皮的男孩郎郎种下一棵南瓜籽,每天都去照顾,终于盼来了瓜熟蒂落。 看到他们的付出换来的花朵和硕果,我们和他们一样高兴,一样骄傲! 6. 心愿和梦想的展望 (1)同学们,你栽种过植物吗?植物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你又是如何解决的? ①各小组桌上摆放盆栽; ②观察盆栽植物的形态特点,了解并交流相关知识; ③体验挖坑、松土、浇水、剪枝等环节。 (2)你体会到其中的喜悦和快乐了吗?看到这些亲手栽种的植物,你有过哪些愿望和梦想? 现在让我们共同体会一下吧!教师展开示范,分别以三种创作形式表现: ①小小的心愿,大大的硕果——主体放大式的表现; ②多多的梦想,满满的收获——完满场景式的创作; ③绵绵的希望,长长的记忆——长卷连续式的描绘。 (3)赏析米勒与凡·高的《播种者》及其他相关作品,了解大师们的心愿梦想和心路历程。 第二课时 一、创作与表现 1. 提出创作建议 思路一:参照实物对象展开想象; 思路二:学习大师作品进行创作; 思路三:依据个人经历予以记录。 2. 开始创作练习 (1)学生根据“创作建议”展开作业练习和创作实践,教师提供相关作品给予参考。 (PPT《创作》循环播放,添加背景音乐) (2)教师巡视,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表现手段。 (3)学生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将完成好的作业布置到“植物角”或“心愿墙”处。 二、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