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学原理读书报告
美学原理读书报告
:美学 原理 报告 读书 美学原理读书报告要求 美学原理网络课程答案 王一川美学原理
篇一:美学原理读书报告
电影之美
1. 简述戛纳电影节
2. 简述“卢米埃尔和梅里爱的影片” 路易斯·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导演。他和兄弟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发明了电影
摄影机,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开售票的第一场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的
父亲对托马斯·爱迪生活动电影放映机的演示十分着迷。受到父亲的影响,卢米埃尔兄弟也
开始研制一种被他们称为活动电影机(cinematograph)的机器。1895年12月,他们在巴黎卡
皮欣大道上的格拉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播放了他们制作的第一部电影。看完首场电影后,巴黎
的一位记者预测了光明的前景:摄影的对象已经不再是静止的物体,它使运动的场景成为了
永恒。当它被公众所掌握之后,当任何人都可以拍摄下自己心爱的人的影像、运动、动作、
熟悉的手势和口中的话语后,对于他们来说,亲人的死亡就将不再是彻底的消失。 1895年获得了电影专利证书,1903年发明了第一代彩色胶片,1937年研制出了立体电
影。在电影诞生的早期阶段,两兄弟也拍摄了很多以表现百姓日常生活为内容的短片,为纪
录片的发展奠定基础。 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 ),他原是喜剧演员、戏剧导演、
魔术师、摄影师,后从事电影。他是世界电影导演第一人,他对电影 技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创造了快动作、慢动作、停机再拍、叠印、淡出、淡入等特技
摄影。他把电影技艺变成了电影艺术,他引进了戏剧因素,创造了戏剧电影。他所摄制的几
百部电影,都是以戏剧结构的电影表现形式,影片大都是自编、自导、自摄、自剪。梅里爱
的代表作是《圣女贞德》他在影片剪辑中运用了各种特技,如淡入(如同舞台开幕)、淡出(如
同舞台闭幕)等,开创了电影有画面技巧剪辑,从而使电影剪辑从技术变为艺术。
3. 现代雕塑美人鱼铜像的简介 北部的长堤公园(langelinie)。远望这个人身鱼尾的美人鱼,她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
上,恬静娴雅,悠闲自得;走近这座铜像,您看到的却是一个神情忧郁、冥思苦想的少女。
铜像高约1.5米,基石直径约1.8米,是丹麦雕刻家爱德华· 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根据安徒人卡尔雅格布森(carl jacobsen)出资建造的。当
初有一天,卡尔·雅格布森在皇家剧院观看首演的芭蕾舞剧《海的女儿》后,深受感动,产
生了要为美人鱼制作一座铜像的设想。他感到安徒生的童话在艺术中已有芭蕾舞、音乐及油
画等形式。惟独缺少一座雕像。于是卡尔·雅格布森就同雕塑家艾瑞克森商量,希望艾瑞克
森用雕刻艺术来表现美人鱼。雅格布森还为此邀请艾瑞克森观看了芭蕾舞剧“海的女儿”。艾
瑞克森从芭蕾舞剧中获得了灵感,并构思了铜像的形态。当时有种说法:芭蕾舞剧的女主角艾伦·帕丽丝(ellen price)是艾瑞克森雕塑美人鱼的
模特。事实并非如此,艾瑞克森把他的妻子作为模特,铸成了这座美人鱼铜像。 美人鱼铜像从1913年在长堤公园落成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人们流传着这种说法:不看美人鱼,不算到过哥本哈根。美人鱼铜像已成为哥本哈根的标志。
但美人鱼在1964年、1984年和1998年先后三次遭受被“砍头”“断臂”的磨难,其中1998
年1月6日美人鱼的脑袋再次被“砍”之后不久即被找回。
4. 简述瑶族的服饰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 “大板瑶”、
“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他称。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
传统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
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
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瑶族支系众多,分布广阔,各支系服饰也不尽相同。所以,过去瑶族曾因服饰的颜色、
裤子的式样、头饰的装扮不同而得各种族 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瑶族服饰的色彩、款式之丰富。 多彩多姿的头饰 瑶族头饰颇具有特色,她们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头饰:有“龙盘”形、“a”字形、“月牙”
形、“飞燕”形等;有的戴竹箭,有的竖顶板,有的戴尖帽,有的戴竹壳。广西贺县的瑶族妇
女戴十馀层的塔形帽子,颇为壮观。湖南瑶族的女子以蜂蜡涂发,椎髻于顶,无论寒暑,均
以花帕包裹呈梯形,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面,避风遮阳,清秀大方,犹如“学士帽”,又似
宫妃绣冠,婚后则取下蛾冠,表示已成家立业,开始新的生活。精湛的蓝靛印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