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临骏:“红楼梦”中贾雨村的信息传播技巧.docxVIP

肖临骏:“红楼梦”中贾雨村的信息传播技巧.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临骏:“红楼梦”中贾雨村的信息传播技巧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出场最早的人物之一,从第一回就开始了他的生命历程。这个有着高学历的读书人,曹雪芹曾给了他一个漂亮的亮相。他的一生浓缩着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人生格局—— 十年寒窗,金榜题名;步入仕途,恃才自傲;受人排挤,贬官革职;感悟官场,谋划复出;升官发财,获罪入狱。他的人生轨迹就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魔咒,千千万万的儒生或长或短,或深或浅,周而复始,乐此不疲地重复着。 曹雪芹在《红楼梦》前四回中就穿插了一个官场完整版的贾雨村。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他就完成了一个属于《红楼梦》时代典型知识分子生涯的全过程,从苦读到高中,从为官到革职,从复出到高升,贾雨村从实践中感悟人生与宦海,时时调整路线,总结心得体会,揣摩官场要诀,最后完成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华丽转身”,我们且不论他是奸还是忠,也不管他是国贼还是禄蠹,从仕途潜规则来看,贾雨村是成功的,他的这份聪明与机谨归根结底源于他善于选择传播机遇。作者曹雪芹绘制的贾雨村传播机遇技巧,就如同官场本身的潜规则一样,隐隐约约,笔触时而“意会”,时而“言传”,亦假亦真,妙不可言。总而言之,贾雨村在传播机遇选择中使用的技巧不外乎这样几点: 第一:把握说话的时机。 什么时候说话,这是一门学问,在说话的时候把握时机,其实质就是能在恰当的时间里,利用有限的语句,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贾雨村原本出身于仕宦之家,只可惜到了他这代,家道没落,孤孤单单就剩下他一人而已。为了重整家业,贾雨村勤学苦读,上京赶考,希望有一天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谁知走到半道,囊中羞涩,境遇困顿,于是就寄居在了葫芦庙内,每日以卖字作文为生。可喜的是,邻居就是甄士隐,此人虽然不以功名利禄为念,但最爱资助有宏大理想之人,所以常请贾雨村来家做客闲聊。有一天正逢中秋佳节,寄居客乡之人难免有孤独失意之感,书中这样写道: 今又正值中秋,(贾雨村)不免对月有怀……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雨村忙笑道:“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 这一段情景对话,咋一看,十分平常,然而细细读来却很有意思。中国式的文人触境感怀,常以吟诗作为宣泄,这并不稀奇。此时的贾雨村就属于这种情况,从他所吟的诗句来看,不外乎就是形容自己生不逢时,空有一肚子的文章,却没有能彰显才华的舞台。所以“求善价”“待时飞”就成了他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内心期待。如果仅凭自己卖字作文筹资路费,恐怕一切都是空想,想个什么办法呢?此时的贾雨村隐约有了一点主意,从他和甄士隐的交往来看,凭借贾雨村的聪明,他应该知道甄士隐是一个乐于助人之人,只是现在不便开口罢了。从上面的文字来看,他对月吟诗似乎随兴随意,并没有刻意,然而有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用意——“高吟”。所谓“高吟”就是提高声音,大声地吟唱。在吟这一联之前,贾雨村其实已经做过一首诗,是对甄家的丫鬟矫杏,这属于儿女私情。为什么吟唱自己志向与抱负之时要提高声音呢?给谁听?庙内都是一些不问世事的和尚,答案只有一个,念给甄士隐听。也许你会觉得这种推断有点牵强,因为怎么能判断贾雨村知道甄士隐已经过来了呢?且看后面的文字: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雨村忙笑道:“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 当甄士隐出现并笑言之后,贾雨村是什么表情,“忙笑道”。这个表现太自然了,“自然”得有点做作。试想想,一个人三更半夜在寺庙之中吟诗,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时,突然从黑暗处窜出一个人来,你会是什么表情,不说吓死,至少是一身冷汗。然而贾雨村呢,是忙笑道,这个“忙”字也用得极其巧妙,说明接下来的语言都是准备好了的,巴不得赶快说出来。当甄士隐表明来意,邀请到甄家小酌,“雨村听了,并不推迟”,言外之意——我正有此心,赶快走吧。可能这个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贾雨村的这些吟唱,目的就是要让甄士隐听见,他找准了说话的时机,此时看来已经显现出了传播效果,一切都是那么天衣无缝。接下来的情节证明了我的推断,《红楼梦》中第一回这样写道: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