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鼓室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0例临床分析.doc
鼓室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0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 治疗 方法 。方法 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采用鼓室置管术及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结果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0例(89耳)1年左右中耳功能恢复正常,听力保持在25dB以内达95%。结论 鼓室置管及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置管术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reatment of ventilation tube insertion into tympanic cavity for children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ethods The little patients panic cavity, tonsillectomy and adenoidectomy. Results The function of tympana for 50 children edia (89ears) recovered after 1year’s therapy. The percentage of hearing recovery at 25dB level reached 95%.Conclusion Ventilation tube insertion into tympanic cavity plus tonsillectomy and adenoidectomy is an effective ent of children secretory otitis media.
Key edia; tympanic tube insertion; tonsillectomy; adenoidectomy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传导性耳聋最常见的原因,通常以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以往采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远期效果不理想,近年,我科采用鼓膜放置T型通气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0例(89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50例(89耳)中,女40耳,男49耳,年龄3~14岁,平均7.5岁,病史1个月~3年,均以家长发现病儿对声音反应迟钝,怀疑听力下降来就诊,38例主诉有耳闷、耳鸣、听力下降,12例有反复发作史,检查28例鼓膜内陷、色泽灰暗,12例鼓膜呈黄色或橙黄色,可见液平面,5例鼓膜增厚、混浊,3例鼓膜呈灰蓝或乳白色,2例鼓膜有钙化斑,鼻咽部侧位片示腺样体肥大者38例,有感冒病史者35例,中鼻道及下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15例,纯音测听0.5、1.0、2.0 kHz 气骨导损失30~40 dB,听力平均损失35 dB,一般以低频区为主,声阻抗45例为B型曲线,5例为C型曲线。
1.2 治疗方法 全麻成功后,如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者,先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止血彻底后,患耳朝上,在耳科显微镜下于鼓膜紧张部前下象限用鼓膜切开刀呈放射状切开鼓膜,切口应较T型管的外径稍大,然后用口径相当的吸引管经该切口进入鼓室吸净积液,如积液黏稠,可向鼓室内注入少量糜蛋白酶溶液,3~5 min 后液体即可吸出,T形管置入前应略作修整,调整管的位置使其远离外耳道壁,术后,合并鼻窦炎者给0.5%的呋麻液滴鼻,鼻腔分泌物多者行负压置换疗法。
1.3 结果 切开鼓膜后鼓室内未见明确积液6耳,吸取黄或白色黏稠胶冻状积液75耳(84.3%),量1~3滴到0.8 ml,置管保留时间6个月~1年,平均8.5个月,8例患儿置管半年内自行脱落,术后复查纯音测听,45例(80耳)听力明显改善,无气骨导差,平均听阈14.5 dB,15例混合性听力减退患儿置管术后复查纯音测听,平均听阈提高20~25 dB,全组未见鼓膜穿孔、紧张部萎缩、囊状内陷及胆脂瘤形成。
2 讨论
本组6例未发现积液, 分析 原因为术前未仔细检查鼓膜,患儿主诉不清,其中,2例伴有鼻窦炎,经非手术 治疗 3周后,声阻抗曲线应为B型,未考虑声阻抗为假阳性。
小儿咽鼓管接近水平,管腔较短,且内径较宽,故小儿咽部鼻腔内感染易波及中耳, 儿童鼻窦炎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和逆行感染,从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国外 研究 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有78%发现鼻窦片异常[1],本组85%患儿鼻腔有黏稠分泌物,虽然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 影响 中耳引流和气压平衡,但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鼻腔和鼻窦的急慢性炎症也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之一,手术前应重视鼻和鼻窦炎症的治疗。我们体会在治疗中,结合病因治疗,疗效更佳,切除腺样体和(或)扁桃体、治疗鼻窦炎可改善咽鼓管功能及中耳通气,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