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和抗血小板药物联用.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麝香保心丸和抗血小板药物联用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易发生消化道损伤的人群包括: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有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史; 有消化不良或有胃食管反流症状;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合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 合用NSAIDs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Hp感染、吸烟、饮酒等 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应坚持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同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和减少消化道损伤发生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更新版)。 肠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调查 一项回顾性分析,调查1074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肠溶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5.96%,其中年龄≥70岁、300mg阿司匹林、消化道病史或吸烟史是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可使出血危险增加2~3倍。PPI是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 肠溶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剂量存在效应关系,即使低剂量的阿司匹林也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100mg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率达5.04% 陈慧,等。 肠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调查。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0;4(8):1277-1281. 不同临床因素 例数 出血 OR值 年龄(岁) <70 ≥70 667 407 25(3.75) 39(9.58) 3.088 服药时间(月) <3 ≥3 904 170 48(5.31) 16(9.41) - 服药剂量(mg) 100 300 833 241 42(5.04) 22(9.13) 2.728 双联抗栓药 是 否 499 575 39(7.82) 25(4.35) - 是否合并消化道病史 是 否 203 871 27(13.30) 37(4.25) 3.425 是否合并吸烟史 是 否 202 872 21(10.40) 43(4.93) 2.341 是否联用PPI或胃黏膜保护剂 未用任何胃药组 PPI和/或胃黏膜保护剂组 353 721 33(9.35) 41(5.69) - 不同临床因素条件下的出血情况比较[例,(%)] 2011 ESC NSTEMI指南出血处理推荐 出血并发症管理推荐 基于基线特征(风险评分)、药物治疗的类型和持续时间来评估个体的出血风险 Ⅰ C 在高危出血人群中,应用可降低出血风险的药物或药物联合和非药物方法(血管通路) 在大出血的情况下可考虑中断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或中和这两种药物的活性,除非有专门的止血措施可以充分控制出血 Ⅰ C 对于胃肠道出血风险增加的患者,推荐PPI与抗栓药物联合治疗 Ⅰ B 轻微出血最好在不中断积极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处理 Ⅰ C 输血可能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只有在个体评估后才能给予输血治疗,但不适用于红细胞压积25%或血红蛋白水平 7g/dL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 Ⅰ B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1) 32, 2999–3054. 目录 1 心血管疾病的概述及抗血小板治疗需关注的问题 2 麝香保心丸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血”“脉”兼治 麝香保心丸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的临床获益 3 “心主血脉”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特色 内经: “心主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脉者血之府也”兼顾血脉,整体治疗,是传统医学的特色体现。 “血”活血化瘀 微循环障碍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丹参类 银杏叶类 “脉”芳香温通 麝香保心丸 血管内皮保护 稳定斑块 血管新生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中联合中成药的比例(%) 调查72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抗血小板药和中成药的应用现状。其中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为70.8%,该人群中联合应用中成药的比例为60.6%,且联合应用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靳 英,王建昌,等。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29:1242-1244。 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中,大部分联合中成药治疗冠心病 中成药中许多为活血化瘀类药物,如银杏叶类和丹参类,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或诱发出血。以银杏叶类药物为例 银杏叶胶囊、银杏含片等产品是将银杏叶经过提纯加工后,制成的片剂或胶囊,里面的黄酮及银杏内酯类成分含量较高,与阿司匹林同服可能引起出血。 2001年,美国草药协会曾报道银杏叶制剂与降低血黏度药物有协同作用。 临床研究显示,长期服阿司匹林的人同时口服40毫克银杏叶制剂,每天2次,就可导致眼睛的虹膜出血。如果刚做完手术,同时服用银杏叶制剂与阿司匹林出血的风险更高。 活血化瘀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1 主要针对“血液”起作用1 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及潜在的危险性,如胃肠道反应和过敏反应2 从药理作用上讲,抗血小板药物与活血化瘀类联用可能产生抗凝叠加作用2 活血化瘀类药物的概述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