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新浪翻腾着平民精神.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彤︰新浪翻腾着平民精神

陈彤:新浪翻腾着平民精神 陈彤   个人简介   陈彤:1967年2月出生。拥有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和北京理工大学通讯学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1997年参与利方在线网站的初期工作,1998年正式加盟新浪网。先后担任利方在线体育沙龙版主、网站内容主编、新浪网新闻中心主管和内容总监。现任新浪网副总裁,总编辑。主持利方在线法国世界足球风暴网站一鸣惊人,创造了中文网站的访问记录;创造了新浪新闻模式。在科索沃战争、台湾大地震、中国加入WTO、悉尼奥运会、“9·11”事件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中获得巨大成功,牢固确立了新浪网内容建设在全球中文网站中的强大优势。   如果说,罗大佑是台湾乐坛当之无愧的“教父”,那么,陈彤可以称作中国互联网新闻的先驱和精神守望者。   这不仅仅是因为今年37岁的陈彤,在6年时间内,用新闻将新浪打造成了领先品牌;也不完全是因为陈彤将自己的命运、理想、幸福,乃至人生的寄托与新浪合而为一;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当一个新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互联网新闻的竞争者和从业者,依然无法回避地要去考虑、分析、研究陈彤和他的新浪新闻模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跨越新浪新闻,就必须要先超越陈彤。这个被誉为中国网络媒体第一人的新媒体总编辑,从作为商业网站的第一名编辑开始,就常常被自己的职业所感动。对新闻原始的欲望和敏感的神经,使他领导的新浪网在网络媒体的运行上进行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创新,最终塑造了中国网络新闻的主流模式。   “真的是有意无意在往新闻这条路上走”   记者:陈总编,业界送给您很多“绰号”,像中国网络新闻第一人、国内互联网新闻的首创和规则制定者、第四传媒当之无愧的内容王等。6年时间内,您用新闻将新浪打造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传媒界的领先品牌,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您怎样评价自己的性格?   陈彤:我是双鱼座,O型血。新浪的星座栏目说得挺准确:总保持着一种天真、忠厚的气质。我的一生充满想象和富有强烈的精神追求色彩。另外,我这个人比较敏感,这对做媒体是件好事。   我是在军队大院长大的孩子,父母都是军人。大院长大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从小就是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宽广,放眼全世界。从小的经历对我后来做媒体有很大的帮助,大院的成长背景对我很有影响。很多大院的孩子从事艺术创作都很成功,像姜文、王朔、崔健等人。   上小学时我家里有一本厚厚的《各国概况》,军队发的,我特别爱看。一开始是喜欢它的军事部门,这个国家有多少战斗机,有多少轰炸机,有多少坦克等等。后来开始关注外交和对华关系,接着是自然、地理和历史。我小时跟着父母漂泊了很多地方。我出生在河南,之后去了江苏,在那里居住了两年。江苏对我影响非常大,因为江苏的宜兴是出科学家最多的地方,在那里学到了很多学习方法,受益匪浅。初一时去了北京,当时我还很担心北京那边的孩子学习比我好,但很快我就成了班里的优等生。   记者:听说您接触网络非常富于戏剧性,是一不小心才掉进了网中央?   陈彤:我是1995年上的硕士研究生,那时经常上网,碰巧在网上遇到四通利方的一位创始人李嵩波,在网上聊了几次,我就去做兼职,成为四通利方体育沙龙的版主。那时候互联网一点也不热,是一个前景很不明朗的事业,所以当时我并没有考虑太多收入的问题,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工作,干着感觉还挺不错,毕业之后就在那工作了。当时还没有新浪,汪延是四通利方国际网络部部长。四通利方和北美的华渊在1998年底合并成立新浪网后,新闻中心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我特别地自豪:我是新浪的第一个编辑,甚至是商业网站的第一个编辑。   记者:在做编辑时您有没有设想过网络媒体将来的发展方向?   陈彤:当时只觉得网络是个很好的媒介平台,肯定没想到网络会这么深入人心。我对球赛第一次借助互联网发布消息的印象特别深刻。甲A联赛一天是六场比赛,一般情况下,大家只能等到晚上十点半看央视的体育新闻才能知道比赛得分。我觉得这太慢了,所以我打长途电话给北京的朋友打听比赛结果,然后在网上公布我所知道的比分。这样的话就带动了其他的人贴出自己所知道的消息。网络媒体后来能发展得这么快是我没想到的。   记者: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都是学理工出身,可后来却走上了职业新闻人的发展道路。您怎么看待这种角色“错位”?   陈彤:回想我的成长经历,真的是有意无意在往新闻这条路上走。我从小就对新闻特别感兴趣,70年代就听VOA的中文广播。我记得大学时经常在寝室打开短波收音机听BBC World Srevice的英文广播,甚至有课也不去上,那时BBC在香港有转播站,信号特别强,我一听就好几个小时,新闻、专题和小说连播。我非常喜欢那种感觉,那种处理新闻的方式,那种新闻的选择方式和比较客观的表现手法等等,这对我的帮助特别大。我的性格也很适合做新闻,遇到一件异乎寻常的事,就有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