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广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广告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广告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工商业的发展 一、“城”与“市”的发展 “城”与“市”的合一 唐朝时期,实现了城市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的结合 唐代的城市无论在规模和布局上,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并大大超过了以前任何朝代,它已经具备了近现代城市的一些功能:组织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生活必需品的供给等 唐朝都城长安,在当时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东西方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一、“城”与“市”的发展 市场的繁荣 1. 市场与民间的结合 2. 坊市制的初步突破 3. 唐朝的市场管理 4. 肆的经营范围 5. 夜市的兴起和草市的发展 6. 城市居民的形成 1. 市场与民间的结合 三国前期的曹魏时期,就将城市中的“市”,从后宫的禁锢之中,移到了民间街巷之中,从而开始了“市场”与民间的结合,客观上使商业活动由纯粹为统治阶级服务转向民间。 2. 坊市制的初步突破 唐朝初期以前,都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坊”(或称“里”)是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坊”和“市”分开设置,严禁商人在坊间开设店铺。 中唐以后,大都市中“坊”和“市”严格区分的旧体制逐渐被打破,到坊间开设店铺的商人逐渐增多。 3. 唐朝的市场管理 (1)“行会”的产生 商业的发展,经营分工越来越细,从商的人日益增多。 《全唐诗·卷十八》中“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从事各种买卖的店肆,在长期的营业活动中,都有着某些共同的利益和要求,于是便产生了一些以行业命名的组织,这就是“行”。 有些“行”只买卖现成的商品,如马行、鱼行、丝行、绢行等 有些“行”,如金银行、钉行、秤行等,则是在后面作坊内加工制造出物品,然后拿到前面店铺出售 3. 唐朝的市场管理 (2)市场的管理制度 市场有固定区域,外有围墙,每天鸣锣击钲,对营业时间进行管制。 准许设市的地方,就有“市令”等官吏管理,掌管市场的交易事务。 每件商品上都要印上所在市场的印记。 4. 肆的经营范围 隋唐时期,市内出现了许多肆、店、铺、行。“肆”即出售同一种商品的摊铺,排列成行,称为肆。肆与店都是商店,但稍有差别。“肆”更接近于现在的零售商店,“店”则更像是批发商店,有时店也可能兼零售。两者差别不明显,所以常把肆店连用。 肆店经营有几种情况: 出卖某一种商品的肆,如帛肆、鞋肆、衣肆、书肆等 出卖各种杂货的“星货铺”,因为铺中货物摆放杂乱如繁星而得名 专门收购和寄卖旧物的“寄附铺”,类似近代的委托店、拍卖行 为参加贸易的人提供餐饮的酒肆、茶肆等 为外地商旅储存与批发货物及收存拨兑货款的邸店、柜坊 5. 夜市的兴起和草市的发展 唐朝初期,城市里普遍实行“宵禁”: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秋夜吟》) 中唐以后,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夜市”,扬州的夜市极为兴盛: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王建《夜看扬州市》) 中唐以后,农村集市贸易也得到很大发展,各地“墟”、“圩”、“集”、“场”等“草市”的兴起,成为农村贸易集散的中心。 6. 城市居民的形成 南朝的城市中,就开始出现了小本经营的小商品经营者。 随着大众日用品市场的开拓,引起了家庭手工业生产性质的巨大变化,即由自给自足为目的转变为以出售产品为目的。而手工业者自身的生活来源也可通过市场来解决,从而城市手工业者也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二、兴盛的国内外贸易 隋朝时的对外贸易很发达,主要通过水、陆两条途径进行。 到了唐朝,水陆交通更为发达,中外商贾南来北往,沿途交易,促进了国内市场的联系和各地商品的流通,商业空前兴旺。随着中国沿海与东南亚一带的海上贸易剧增,广州、泉州和福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发展起来。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城市的繁荣 城市的繁荣 六朝古都建康 东都洛阳 西都长安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文化与生活 一、灿烂的文化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灿烂的文化 报纸的出现 中国最早的报纸,通称为邸报。 节度使在京都设立办事机构,开始叫邸,后于公元777年改称进奏院。经由进奏院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后来称作“进奏院报”。 报纸这种媒介形式一经产生就为广告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 灿烂的文化 唐朝的文化交流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反映了唐代繁荣的经济生活状况 各民族间文化交流频繁 与中国来往最为密切的是日本。日本曾13次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哲学历史、政治制度、文学艺术和生产技术。 与天竺(印度)、波斯(伊朗)、大食(阿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