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摘要
草地生态系统中,放牧对调节物质流动和营养循环起着关键的作用。内
蒙古地区已有上千年的游牧历史,放牧是该地区重要的草地利用方式之一.
然而,近50年来,由于人口的剧增以及对草原的不合理利用与管理,使得内
蒙古草原发生了严重的退化与沙漠化.理解放牧对氮循环的定量影响,对更
合理地利用草地、防治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以及探求最佳恢复途径都具有
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精准设置的5种放牧强
度处理(0.oo,1.33,2.67,4.00,5.33羊/公顷)为该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2005、2006年生长季期间,在经过16年不同放牧强度处理的一个典型草原
样地上,该研究测定了氮素输入(氦沉降、生物固氮)、转化(净氮矿化)、
输出(反硝化及氨气挥发)速率等N循环的重要参量.同时,测定了微生物
生物量碳、氮(C哦,Nmic)及微生物呼吸(R岫;c),研究了微生物在氮循环中
的作用.另外,还测定了植物、土壤、固氮体中的15N自然丰度值,探讨了
其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格局与机理。
结果表明,干湿混合沉降物全氮浓度最高达11.53 F1,沉降量最高
nagN
为1.77l【gNha-1m-1.月均氮沉降量与浓度正相关,它们与降水量均关系密切,
前者更密切.结皮面积所占比例很小,不超过8‰结皮含氮量为1.01.1.43g
Nkg-l,受放牧的影响不显著,但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地耳结
皮含氮量是土壤含氮量的2倍.地耳含氮量为结皮的10-20倍.尽管地耳含
氮量受放牧影响不显著,但放牧是不放牧条件下地耳氮含量的1.58倍。
N
总无机氮浓度变幅为2.49.14.57
pgg-1,占总氮的0.35-2.6%,它随季节
和放牧强度的变化趋势与硝态氮相似,表现为2005年夏季期间有逐渐增加的
趋势,.而在2006年整个生长季期间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不放牧比放牧条件下
含氮量高,但在4个放牧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净氮矿化速率的变幅为
_0.6l一0.27N
pg flfl,峰值通常出现在7月.净氮矿化速率在各处理间没有
一致性差异,但中牧(2.67、4.00羊/公顷)通常比重牧(5.33羊/公顷)下
的值高.累积净氮转化量在年际问差异大,2005年总体上遵循正态分布模式.
而2006年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有直线下降的趋势,2006年比2005年的累积量
高.土壤温度和湿度比放牧强度对净氮矿化的影响更加显著.放牧强度通过
家畜放牧对典型草原土壤.植被系统氮紊转化的影响
调节这两个土壤因子对氮动态而产生间接影响。
d-1,后者为
反硝化和N20的释放速率低,前者变幅为O.33.6.2l瞻Nkg-1
O.42.1 d-1.释放量夏季较强,春秋较弱。放牧对反硝化释放影
1.28№Nkg-1
响不显著,只在2005年对N20释放影响显著。尽管如此,反硝化和N20释放速
率整体表现出在不放牧比放牧条件下高的趋势,且比最高放牧强度5.33羊/
公顷下的反硝化速率显著高。然而,它们在4个放牧处理之间的差异始终不显
著。累积反硝化和N20释放存在年际变化,2006年的值显著高。它们随着放
牧强度的递增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这在2006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结果主
要归因于土壤总氮量在长期放牧条件下随放牧压力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N
氨气挥发速率变幅为0.88.3.52ha-1f1,高峰值出现在5月,2005比
g
2006年同期的速率大.两年间放牧强度对氨气挥发的影响都较弱,2005年影
响更弱.不放牧条件下的氨气挥发量通常最低,这在生长季的前期表现得更
为明显,中牧及重牧条件下通常最高.放牧能影响氨气挥发与氨态氮,硝态
氮及总无机氮浓度之间的关系,即不放牧条件下相关性显著,而放牧条件下
相关性不显著。年际问氨气挥发速率与无机氮浓度之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