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西方哲学第二章要点

第二章 非理性主义、唯意志主义和生命哲学 第一节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把人的情感、意志或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其它的非理性因素置于人的理性之上;由之出发来解释人的全部认识乃至全部精神、物质活动。 二者的区别:非理性主义偏重于认识论层次。 唯意志主义:除了认识论上表现为非理性主义,往往蕴含某种以意志为中心的本体论 一 、叔本华的生活意志哲学 一)生平及受到的影响 1、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生平(1788-1860) 2、受到的影响 康德 柏拉图 佛教 二)关键点 作为表象的世界:“世界我的表象”,人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并非自在之物,而只是呈现于人的表象,即意识中的东西,都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存在。 作为意志的世界:自在的世界是意志的世界,整个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意志的外在表现。 生活意志:(Wille Zum Leben , will to live)体现世界本质之意志的根本特征:盲目地不断欲求、维护生存、抗拒死亡。 悲观主义的伦理学:生命意志盲目欲求和不知疲倦的冲动带给人痛苦。只有抑制人的欲望,否定生命意志,通过哲学研究和艺术直觉到达佛教所说的涅磐。 基本倾向、影响、评价 批判传统理性主义; 西方近现代哲学转型的主要推动者; 基本框架仍然是一种体系哲学。 二、尼采的权利意志哲学 一)生平、思想发展 1、生平(1844-1900) 2、思想发展 分三个时期 1)1869-1876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思想》;叔本华,瓦格纳;发掘古希腊艺术和人生经验的狄俄尼索斯的深层动源,批判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干枯的理性精神。 2)1876-1882 开始怀疑以前所持的观念预设和价值,逐渐否定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3)1883-1889 最成熟丰产的6年。 二)关键点 1、日神和酒神 日神:阿波罗,Apollo,代表造型艺术,幻想、追求、理性、道德 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iysus, 音乐舞蹈之神,真实、破坏、疯狂、本能 2 、重估一切价值:批判被理性主义化基督教传统当作真理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破除它们的权威》(《偶像的黄昏》) 3、主人道德奴隶道德:奴隶道德(尼采)指如畜群般普通人、“下层人”所遵奉的道德(怜悯、同情、仁慈、宽恕)。主人道德:如贵族阶级一样少数奋发有为人所遵奉的道德。在一切文明社会中、在同一人身上两种道德相互交织。 4、权利意志:表现、释放、改善、增长生命力的、趋于支配的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 , the will to power) 5、永恒轮回:整个世界、整个生活都是权利意志的自我创造、自我毁灭的永恒流转过程。意义:排除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对绝对的终极目标的追求,肯定现实世界和人生。 6、超人:( übermensch ,superman ,overman)人的生命力、本能及权利意志的理想化、人格化,新的价值观念的理想化和人格化,狄俄尼索斯精神的人格化。与“末人”相对。 基本倾向、影响、评价 叔本华的直接继承者,积极的悲观主义,对现当代哲学有深远影响,且是多方面的,充满矛盾,评价两极。 三、 克尔凯郭尔(1813-1855)的非理性主义 一)生平(1813-1855)和基本倾向 基本倾向: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传统,以孤独的、非理性的个人取代客观物质和理性意识来作为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反对基督教的理性化解释。 二)关键点 1、孤独的个人存在:摆脱了对自然、社会、他人依赖的、作为非理性的伦理主体的个人存在。这样的存在总是为恐惧、颤栗、悲观、绝望等情绪所支配。 2、人生的三阶段或三境界 审美阶段:为感觉、冲动、情感所支配,因怀疑、厌倦、痛苦而被超 越。 伦理阶段:为理性支配,抑制情欲,将其与社会义务结合,因有罪感而被超越。 宗教阶段:生活为信仰支配,超越世俗的善恶。 3、真理即主体性 真理是在无限激情中把握的一种客观的不确定性。 (时间、人与永恒、上帝之间具有无限的质的差别) (“如果我能够在客观上把握上帝,我就不信仰了,但是恰恰因为我不能够在客观上把握上帝,所以我必须信仰。”) (“怎样”先于“什么”) 第二节 生命哲学 一、概述 1、生命哲学的基本特征 赋予生命的本质以本体论的意义,把揭示人的生命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存在及其全部认识和实践,特别是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再推及人的历史和文化、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由对生命的揭示推及对整个世界的揭示。 2、类型 生物学倾向 柏格森 生命冲动 活力 历史文化倾向 狄尔泰 生活体验 二、柏格森( 1859-1941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