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讨论形式的教学.doc
討論形式的教學
回”教法大家談”
「討論」是一種雙向思想交流的活動。
以對談、商討、交換意見、溝通觀念、辯論等方式進行之。
○「討論教學」
要「討論」事件得以發生,必須有一些基本的條件:
?兩方面對同一主題都有些看法。
?兩方都有想把此一主題弄得更清楚的意願。(求真的本意)
?兩方都沒有堅持自己的才是「好的、對的」態度。(開放的心胸)
假如心中沒有什麼看法,要討論什麼?假如大家的看法都一樣,也沒有什麼好討論的!假如大家各持己見,討論有什麼用?
為了要經由「討論」的過程獲得學習,教師需要在教學之前做一些準備工作,過程中要扮演導引與仲裁的角色,結束時要能提出包容性更廣更深的見解:
1.要事先提示「主題」、及依關鍵性問題提出「討論提綱」。並要求學生藉此問題,在討論前提出(或寫下)自己的意見。(有時為了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可以先分組討論,形成共識後寫成小組的意見,再提出來討論)
2.「討論」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的談話。主席(教師、或對此主題有深刻認識的人)負責掌控發言秩序(例如每個人運用多少時間、分配發言的機會、…)及進行的步調(例如引發各方意見、各方問題對答的交錯安排)、整合意見(綜合及整理資料等)。
3.「討論」一般可獲得包容性更廣的見解、更嚴謹的敘述、更多可探討的問題,但是,一般都無法獲得更深入的概念(除非另有高手介入)。
○「討論教學」在運用時,經常發生的優缺點:
?沒有充分的準備,只說些常識性的、直覺的意見,成為隨意的交談,沒有新意,因此也沒有學習。(如何補救?)
?各執己見,只注意到「面子」、「輸贏」而形成意氣爭辯。(如何補救?)
?只有少數人在發表高見,其他多數人並不關心。(如何補救?)
?沒有人發言,或是被請起來時儘說些敷衍的話。(如何補救?)
?能增進表達的能力及溝通的技巧。
?經由討論,使學生對課程內容能深入瞭解,培養積極求知的興趣與態度。
?因為教師進行討論式教學會刺激學生思考,並投入時間及心思在學習上。
?培養學生批評和判斷的能力;增進學生議事的能力。
?可養成質疑、思辯的習慣。並能在討論中察覺自己的偏見,重新建構自己的觀點。
?藉著討論互動機會的增加,養成不作人身攻擊的民主風度。
?學生可在討論中分享他人的經驗和資料。
?可培養團體共同努力的感覺,養成互助合作的習性。
?培養學生能蒐集資料和運用資料,將所學應用於實際問題上。
○討論教學的設計
1.準備工作:
?揭示主題,並開拓此問題的討論空間
(例如提出各種不同觀點、利弊得失、不同論據)。
?蒐集資料(實驗或找現成資料)、建構各自的看法。
2.確定共同目標:
?討論是要為了要「學習」,要獲得一些共同追求的目標。「討論」有異於爭辯,不是輸贏或面子問題,是「對錯」、「合適不合適」等選擇的問題,討論的目的只是想使結論更合乎邏輯、真實或更適合而已。
3.提出討論提綱:
?在一個主題下,常包括一系列的問題,參加討論的人可能對這些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要事先列下「討論提綱」,以便逐一加以澄清及確定。
?逐一提出,經歸納整合後獲得結論,再進行下一問題。
4.主持討論會:
?事先確定討論規則(例:發言要主席同意、時間限制多少、內容要與主題相關)。
?處理意見交會的方法:與會人數太多,可分組先行討論,組內獲得一致共識、條件共識、平行論述等結果,再各組派代表一人上台發表,主席綜合之後徵求附議。
若人數不多(十人以下),則可由學生自由發言。
?座位安排要往一「中心」對坐。
?設引言人(學生代表)發出議題,引燃分歧觀點。教師不管學生發表什麼,都要儘量不介入或駁斥、下評論。最多採用反問的技巧,把疑點丟出去。
?在討論陷入膠著、方向不明或難以決斷時,教師可稍加統整分析,引出新方向。
?在討論流於隨意性的漫談時,教師可提出更深刻的問題。
?若有人發言冗長或離題時,主席(或教師)可委婉要求他簡明扼要一些,但不宜打斷他的發言。
?涉及信念或價值觀的問題,應特別小心,尊重其原則,但可要求其言論前後的邏輯之一致性。
?應設法使各方的意見有機會提出來。
5.結論或摘要:
?提綱內的各子問題,經過討論後都要有階段性的結論以及支持此結論的論據。
?經過整個討論之後,主題獲得怎樣的認識,應以摘要簡明陳述之。
回”教法大家談”
Chen研究室/台師大物理系 教學技能篇
「討論」是一種雙向溝通的傳意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年级家长会优秀课件ppt课件.pptx VIP
- 果树栽培学(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青岛农业大学.docx VIP
- 河道砌石护坡劳务合同4篇.docx VIP
- JCT 841-2024《耐碱玻璃纤维网布》.docx VIP
- 202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易读错写错字汇总+课文重点梳理+词语积累.pdf VIP
- 水渠护坡砌石劳务合同8篇.docx VIP
- 《公路泡沫轻质土应用技术规范》.pdf VIP
-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pdf VIP
- 教育局书记在全县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培训动员会上讲话.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