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猴头菌培养基质与氨基酸相关研究.docVIP

关于猴头菌培养基质与氨基酸相关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猴头菌培养基质与氨基酸相关研究

关于猴头菌培养基质与氨基酸相关研究 作者:孙英华 杨凤珍 梁静思   用PICO—TAG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5种培养基培育出猴头菌子实体的氨基酸组份及含量,发现培养猴头菌的基质与氨基酸含量密切相关,几种培养基配方中,以D基质配方最优, 100g干品含量中17种氨基酸总量为32·33g,谷氨酸含量高达2·92g,赖氨酸含量为1·30g。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所用猴头菌(Hericium crinaceus)从 中国 科学 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驯化培育,已成为耐高温菌。   1·2 培养基配方   1·2·1 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蛋白胨0·05g,自来水1000mL, pH值 自然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试管,高压灭菌后接种,置常温下培养。   1·2·2 原种培养基配方:甘蔗渣70%,玉米粉28%,石膏1%,白糖1%,在25~28下,培育20~25d。1·2·3 栽培种培养基:设计五种培养基, A、甘蔗渣70%,玉米粉28%,石膏1%,糖1%; B、甘蔗渣70%,麦皮28%,石膏1%,糖1%; C、甘蔗渣70%,凤尾菇下脚料14%,玉米粉14%,石膏1%,糖1%; D、木屑70%,麦皮28%,石膏1%,糖1%; E、木屑70%,玉米粉28%,石膏1%,糖1%。上述各配方培养基均按常规拌料,含水量一般介于65% ~ 70%之间。配好的培养基分别装入500mL罐头瓶,经灭菌后接种,置常温下培养。   1·3 栽培管理 栽培种在常温下培育20~24d,待长出子实体后,立即去掉棉花垫子、牛皮纸,移入培养室培养。培养室内温度为24 ~ 33,平均27·3,相对温度控制在85%~90%之间,要求空气流动、新鲜。培养过程中,菌丝生长时置黑暗条件下,子实体生长时放在漫散射光的条件下。在猴头菌子实体发育成熟而未放孢子前采摘,并烘干待测氨基酸含量。   1·4 氨基酸测定方法 将烘干的子实体,用含1%苯酚的6N盐酸蒸汽处理后,在无氧条件下封管,放入10±1的PICO—TAG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中测定。由于盐酸水解时色氨酸被破坏,故色氨酸未测出来。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培养基质对猴头菌子实体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上生长的子实体,其氨基酸总含量或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均有明显不同(见表1)。   在D号培养基上生长的子实体,不仅17种氨基酸总含量最高为32·33g,且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最多。但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则相对较低,只28·6% (见表2)。         3 分析与讨论   3·1 猴头菌人工培养中,虽培养基质不同,而其氨基酸含量均十分丰富, 7种必需氨基酸齐全,但子实体氨基酸总含量差异显著。如D配方培养出子实体中17种氨基酸总量为32·33g,而E配方培养出子实体中17种氨基酸总量为15·01g, D配方量比E配方量高出2·15倍。   3·2 不同培养基质子实体中不仅氨基酸总量不同,而且各类氨基酸组份含量均因培养基质不同而不同,如D配方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最低为28·6%,支链氨基酸含量最高为4·56g,谷氨酸含量也最高为9·22g等特点。因此,在确定培养基配方时,一定要考虑其氨基酸含量与组份的变化,以提高商品质量和食品营养价值。 参考 文献 1 汪麟,李育岳.河北引种食用菌氨基酸分析.中国食用菌, 1989 (4): 13~14 2 李兆兰,刘雪娴.真菌菌丝体和发酵液的氨基酸分析比较.氨基酸杂志, 1987 (2): 15~21 3 孙英华,韩明.猴头菌培养基研究初报.热带作物研究, 1991 (1): 88~92 4 孙英华,陈尚文等.猴头菌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的氨基酸分析比较.热带作物研究, 1993 (4): 33~37 5 杨新美主编.中国食用菌栽培学.农业出版社, 1988年,第475页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