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野生动物.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籍野生动物

史籍野生动物 史籍野生动物 河南称为豫,含有一个象字,这说明河南曾经有过大象,至少在我们的祖先造豫这个字的时候,中州大地大概是大象遍地如马牛,不然,古人是不会以象入字的。一部中国史,半部河南史,地处中原的河南出现在史籍里的次数可谓是频频更频频。史籍中除了通常的一些帝王将相之外,还有不少的野生动物也伸头露脸,有幸位列其中。让我们后人也能由此窥见:河南除了大象之外,它其实还有更具多样性的野生动物种群。   三国时期,许昌以东就有射鹿台,顾名思义,没有相当数量的鹿,就无法射鹿,更不会有射鹿台了。曹操父子就曾多次在此射猎,最为著名的就是许田围猎。这也是曹操挟天子的公开展示,曹操是想看一看朝廷大臣们的动静,然后决定是否可行王霸之事。   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东征徐州,斩吕布后班师。当时,曹操用汉献帝的金令箭射中一鹿,众人以为是皇上箭法高超,山呼万岁,曹操却放马遮在献帝面前,得意扬扬地迎受欢呼   其后,曹叡陪曹丕去打猎,见到一头母鹿带着一头小鹿。曹丕弯弓搭箭射去,母鹿应声倒地。曹丕回头过来让曹叡射那头小鹿,没想到曹叡拒绝射鹿,并解释说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说完竟流下了眼泪。此时此地,野生鹿群在遭受射猎的同时也见证了曹魏的风云、权谋、狡诈,还有亲情   再后来,魏明帝曹叡游洛河,发现河里有白色的水獭,非常可爱。可是,白獭见了人就钻进水里不露面了。侍中徐景山说:獭最爱吃鲻鱼了,见到了鲻鱼连死都不怕,我有办法让它们出来。于是,他在木板上画了两条活灵活现的鲻鱼,挂在河边。白獭果然上当了,钻出水来,成群地扑到木板前争咬画上的鲻鱼,结果全被捉住了。   如今,不知道这洛河里是否还有成群的水獭和鲻鱼了,就像我们不知道许昌地区还有没有野生的鹿一样,我们只是知道河南的确是没有野生大象了。那么,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谁也无法知晓确切的时间。森林不是一天变少的,动物也不是一天就变没的。   何止是河南,在历史典籍中出现的其他地区的野生动物又是怎么样的呢?西晋时,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为庆祝胜利而到山西的寿阳山大规模打猎,将猎物的皮、肉摆放在山上观看,山因此而变为红色。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到河西去狩猎,收获颇为丰富,仅麋鹿就捕了几千头。拓跋焘给留守平城(就是今天山西省大同市)的大臣古弼下诏,让他派500辆大车来拉猎物。   这说明,在这个时期,这些地区存在着大量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相当惊人,与鲜卑人猎杀动物的数量、与围猎规模的巨大一样惊人。如今的寿阳大概只有寿阳羊了,据说这种羊是山西省优良绵羊品种之一,繁殖快、产毛多、毛质好,有90%的毛可为纺织工业利用。   以上的两段史料也隐隐透露出这些地区的野生动物绝迹的一些原因。其实,这种大规模的围猎几千年来从没断过,可谓是一脉相承,一直延续到了清代。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清代在河北承德的木兰围场,这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在清代从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在这里举行过105次木兰秋狝。   康熙在他晚年,曾对自己的狩猎收获作过统计:共捕获老虎135只、熊20只、豹25只、猞猁狲10只、麋鹿14只、狼90只、野猪132只、鹿数百只,至于其他小型动物,难以统计,如有一次他在一天之内就射中兔子318只   不知道如今的河北承德地区是否还有这些动物的踪迹?不过,从康熙统计的猎物数量来看,不容乐观。   人们都在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实,人类太过于关注自我了,可以知的,何止是一个朝代的更替呢?!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