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蘑菇生产的工艺流程
原材料的论文联盟www.LWlm.CoM准备和栽培:菇房的搭建 前发酵 进菇房 后发酵和菌种选择 播种 覆土 发菇管理 采收。
2 蘑菇栽培季节的选择
确定蘑菇栽培季节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是蘑菇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蘑菇菌丝发育温度范围为4-32,致死温度34-35,最适宜温度为22-23;子实体分化和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6-23,17以上子实体生长加快;当菇房温度相对稳定在161℃时,子实体发育快、质量好、产量高,因此,蘑菇栽培多选择在秋冬季,并延续至早春。
3 栽培前的准备工作
3.1 栽培原料的准备
栽培100平方米需要备足干稻草2000千克,干牛粪1500千克,硫酸铜29.4千克,饼肥44.8千克,尿素4.5千克,石膏3550千克。
3.2 菇房的搭建
菇房既要做到防风、保温、遮光又要通风,应选择座北向南、地势干燥、排水方便、环境清洁、近水源的场地。菇房宽度为8.5米,长度视需要而定。但过大中部通风不良、不易升温,过小则利用率不高。高度控制在4.0米左右为宜。门窗可根据季节天气进行开关调节。
菇床架每排间隔0.6-0.8米,一般每排设置4至6层,床架宽1.4-1.5米,层距0.6米,底层离地面0.3-0.4米,顶层与房顶保持一定距离。
4 堆料发酵
4.1 前发酵
4.1.1 稻草和粪肥预湿 将稻草用0.5%石灰水浸两天,将干牛粪充分预湿打碎。
4.1.2 建堆 在地上铺一层预湿过的稻草,厚约20厘米,宽1.6-2米,长810米,然后在稻草上铺牛粪,接着再铺稻草,就这样间隔着一层稻草一层粪,堆叠直至1.8米左右。在天气晴好时用稻草遮阳,下雨天用薄膜遮雨,雨过天晴后要及时揭膜保持通透。
4.1.3 翻堆 在前发酵阶段一共要进行3-4次的翻堆,以保证发酵效果良好。第一次翻堆以在建堆后的第四天进行为宜,结合翻堆向堆料添加石膏,添加量为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时根据堆料的水分情况适当补充水分。第二次翻堆是在建堆后的第七天进行,结合翻堆继续向堆料添加石膏,用量依旧为总量的四分之一,并用600倍的敌敌畏药液防虫,并调整水分。第三次在第十天进行,添加余下的石膏和过磷酸钙,用600倍的敌敌畏药液防虫,并调整水分。最后一次翻堆与进菇房的后发酵同时进行,此时草料含水量在65-70%,PH值为7-8。此时堆料逐渐呈现出咖啡色、扁平、柔软,同时挥发出淡淡的香甜味或氨味。
4.2 后发酵
4.2.1 菇房消毒 培养料在进菇房前,要对菇房进行严格消毒。一般通过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混合产生的白烟熏蒸消毒的方式进行,用量为每立方米7克高锰酸钾和10千克福尔马林,首先将高锰酸钾倒入容器内,然后再将福尔马林倒入其中,从而发生强烈化学反应产生白烟,利用此白烟密闭熏蒸6-8小时,然后打开菇房的窗户通气,然后在菇房内的各个角落撒生石灰消毒。
4.2.2 进床 选择晴天,关闭菇房所有通风透气窗,在2小时内把培养料全部搬入菇房内。
4.2.3 菇房加热升温 菇房加热是后发酵的主要环节,在菇房远处用油桶加满水进行加热并用管子把蒸气导入菇房内,使菇房温度迅速升高。当加温1-2天、料温上升至57-60时,维持6-8小时后停火,短时间开窗适当通风让菇房适时换气,料温下降至48-52时维持4-6天。后发酵结束后,草料变为暗褐色,柔软易拉断,无异味。降温后将培养料分床,床料的厚度一般为15厘米,通过分床的抖动,把聚集在堆料
中的有害气体排除。
5 播种
在进行播种前,从菌袋或瓶内取出菌种,然后将其揉成粒状。最后将其均匀的播撒在发酵好的培养料上,播种量为0.3-0.4千克/平方米,播后平整床面,论文联盟www.LWlm.CoM最后用木板轻轻压实,动作要轻。
6 菌丝体培养阶段的管理
6.1 播种后的管理
播种压实后,需用覆盖物对培养料覆盖。每周用0.5%的福尔马林喷洒两次,以杀死杂菌。下种后3天内,以保湿微通风为主,待菌丝发透后再连续调清水两天,促使菌丝返回床面生长。
6.2 覆土及覆土后的管理
6.2.1 覆土料的制备:选择中性粘土并晒半干湿,按直径1.5-2厘米敲碎过筛。覆土用量:大约100平方米的菌床用4.5立方米。
6.2.2 覆土后的管理:初期仍属发菌阶段,因此覆土后只需每天喷水,补充表面被蒸发的水分,维持床面湿润。
7 子实体发育阶段的管理
7.1.1 出菇水 覆土后当菌丝爬到覆土层的2/3时,拨开细土观察,见菌丝出现米粒小白点时加大喷水量,促进出菇,按每平方米2-3公斤的水量在2天内按410次喷下。喷出菇水后应大通风,防止米粒菇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7.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梅岭三章》(教学课件).ppt VIP
- 《Unit3-A-healthy-diet》公开课教学教案.doc VIP
- 学习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2).pptx VIP
- 审计署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docx VIP
- 部编道德与法治中考主观题答题技巧汇总.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印染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土建质量员-案例题试卷附答案.doc VIP
- 2025年4月23日北京市税务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审计署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