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秧苗期水稻易坐篼采取的几项对策.docVIP

如何防止秧苗期水稻易坐篼采取的几项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防止秧苗期水稻易坐篼采取的几项对策

如何防止秧苗期水稻易坐篼采取的几项对策 如何防止秧苗期水稻易坐篼采取的几项对策   水稻在秧苗期因各种原因极易发生坐篼,所谓坐篼又称发僵,是指秧苗发根受阻,出叶、分蘖迟缓,生长停滞,稻株簇立,叶色暗绿或布满红褐色斑点等现象。秧苗发生坐篼 将严重影响水稻一生的生长发育,造成缺苗、死苗、重栽,甚至将严重影响粮食产量的形成。根据农业生产实践,坐篼 主要有冷害、缺素、中毒、泡土几种类型引起,在生产上要根据秧田、秧苗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一、冷害型坐篼及防止策略   1.发生原因   由于栽秧后低温阴雨、冷浸、深脚、烂泥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田及阴山、冷浸水的影响,叶尖有褐色针头状斑点或干枯,严重时出现节节白或节节黄的现象。   2.防止措施   培育壮秧以增强抗寒能力,适时栽秧以避开冷害,推广半旱式栽培及实行浅水灌溉、排水晒田以提高土温,开沟引开冷浸水。   二、缺素型坐篼及防止策略   1.发生原因   缺素型原因有三种类型,即缺磷、锌、钾三种有效成分而引起的坐篼。缺磷田块秧苗呈一桩香型,新叶暗绿色,老叶灰紫色,叶片直立,根系细弱;缺锌田块秧苗突出表现在分蘖期,先是从老叶开始,由下而上在叶片中段出现褐色锈斑(麻叶子),同时可见心叶退淡发白,手摘叶片易脆断;缺钾田块秧苗生长停滞,分蘖少,叶片上从叶尖向基部逐渐产生褐色斑点或条纹,新叶出叶慢,暗绿无光泽,根系生长严重受阻,新根少而短,老根细弱,后多变黑发臭,甚至腐烂,病株很容易拔起。   2.防止措施   缺磷型田块应在移栽前秧田增施磷肥以治本,实行半旱式栽培,排除冷害、中毒障碍,改善根系生长环境,提高根系活力;缺锌型田块应在秧田和本田底肥中增施锌肥1.5-2kg,发现已有缺锌坐篼表现的田块,立即撒施锌肥1.5kg拌细土或沙施用;缺钾型田块应实行半旱式栽培以改善土壤透气性,增施钾肥,协调氮钾比例,合理排灌,适度晒田,改善土壤通气 性。   三、中毒型坐篼及防止策略   1.发生原因   由于稻田中还原性有毒物质如亚铁、硫化氢、有机酸等引起的坐篼,常见于大肥田、栽秧前施用未腐熟有机肥过多的田,以及长期淹水,土壤通气性极差的田,秧苗栽后不返青,根深褐色,参有黑根和畸形根,老叶尖端枯黄,稻株簇立不发篼。   2.防止措施   采用半旱式栽培,改善土壤通气性,适时适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施用石灰中和毒质,再深水薅秧,再以流水洗毒、排毒,适当排水晒田,补追磷钾肥以提高发根力的抗逆性,以补施速效氮肥促苗快发。   四、泡土型坐篼及防止策略   1.发生原因   此类型常见于长期淹水,耕层糊烂,泥脚很深的烂色、深脚、冷浸田,秧苗栽后返青慢,迟发。   2.防止措施   采用半旱式栽培以解决耕层糊烂问题,改造深、冷、烂田,排除水害,栽多蘖壮秧,减缓秧苗栽后下陷。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