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摘要晚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肥料用量为纯氮10.45 kg/666.67 m2、五氧化二磷3.06 kg/666.67 m2、氧化钾5.73 kg/666.67 m2,比例为1.000.29∶0.55时,晚稻产量最高,为440.7 kg/666.67 m2;当肥料用量为纯氮9.42 kg/666.67 m2、五氧化二磷3.68 kg/666.67 m2、氧化钾4.83 kg/666.67 m2,比例为1.000.39∶0.51时,晚稻种植效益最大,为983.9元/666.67 m2,产量为437.0 kg/666.67 m2;氮、钾肥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大于磷肥。   关键词晚稻;3414肥效试验;产量;效益      为了进一步研究湘阴县主要耕作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增产效应,积累施肥参数,2010年在晚稻上开展了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研究[1-2]。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共设3个点,其中湘阴县城西镇兴隆村试验田,位于东经1124826,北纬284005,面积800 m2,海拔35 m;湘阴县新泉镇魏家村试验田,位于东经1124216,北纬284043,面积1 000 m2,海拔35 m;湘阴县岭北镇青泥村试验田,位于东经1124540,北纬283359,面积933 m2,海拔35.5 m。各试验田土壤养分含量见表1。   1.2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常规晚稻,品种为湘晚籼12号。供试肥料:尿素(N 46%)、钙镁磷肥(P2O5 12%)、氯化钾(K2O 60%);有机肥(腐熟猪粪尿)。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氮、磷、钾3个因素,0、1、2、3等4个水平,共14个处理,再单设1个不施用任何肥料的处理,具体试验设计见表2。每个试验点设3次重复,共45个小区,小区面积24 m2(6 m4 m)。氮肥、钾肥施用比例为基施60%,追施40%;磷肥、有机肥全部作基肥。各小区之间不通肥水,单排单灌,四周设保护区、行[3-6]。   1.4试验过程   6月20日播种育苗,播种量5 kg/666.67 m2,7月19日移栽,移栽前施好基肥,各处理除处理15外均施有机肥1 500 kg/666.67 m2。每小区移栽18行,36蔸/行,基本苗12.8万根/666.67 m2,7月25日左右施追肥,10月18日成熟收割,全生育期119 d。试验期间,对环境气候影响作避害处理,各处理小区除施用肥料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如水浆管理、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等完全一致。收获时单打单晒,称取稻谷实际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由表3可知,产量以处理6最高,为445.7 kg/666.67 m2;处理5、处理14次之,分别为429.9、429.3 kg/666.67 m2,在施肥处理中产量最低是处理2,其次较低的是处理3、处理8。可见,氮肥和钾肥对晚稻产量的影响要大于磷肥,较高比例的氮、钾肥和适量的磷肥可使晚稻养分平衡,有利于增加产量。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处理6与处理8、处理3,处理5、处理14、处理13与处理2,处理8、处理3与处理15、处理1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7与处理3之间也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2.2回归分析   对各处理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晚稻产量(Y)与氮(N)、磷(P)、钾(K)施用量的效应方程:   Y=261.66+16.22N+35.06P+12.38K-0.89N2-3.1P2    -1.22K2-0.3NP+0.73NK-2.23PK (1)   经检验,F=12.178 1>F0.01=0.014 1,复相关系数R=0.982 2,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所获得施肥效用函数能反映试验实际情况,晚稻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优化结果表明,当施肥用量为纯氮10.45 kg/666.67 m2、五氧化二磷3.06 kg/666.67 m2、氧化钾5.73 kg/666.67 m2,比例为1.000.29∶0.55时,晚稻产量最高,为440.7 kg/666.67 m2。   2.3效益分析   同2.2所述模拟建立晚稻种植效益()与氮(N)、磷(P)、钾(K)三要素施用量的效用函数为:   =633.30+34.90N+81.43P+26.03K-2.16N2-7.52P2    -2.95K2-0.73NP+1.76NK-5.40PK (2)   经检验,F=8.0657>F0.01=0.029 8,复相关系数R=0.973 5,达到极显著水平。寻优结果表明,当实际施肥量为纯氮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