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之24城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之二十四城记 背景介绍:420厂工人——下岗 军号嘹亮,工人们激昂地唱着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歌曲,成发集团与华润置地的交接仪式开始了。工人们穿着整齐的蓝色工作服,一切秩序井然。成发集团原是一家军工厂,编号420厂,生产飞机发动机,属于军工保密单位。建厂时约有60%的沈阳111厂的人员举家搬迁到成都。随着国家军事环境的变化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发动机没有那么大的需求,虽然成发集团也生产过许多产品,如洗衣机、冰箱等,但也没能改善工厂的效益,最后没能逃脱工厂改制的命运。420厂将原来的840亩土地卖给华润置地,并将所得收入进行技术改造。工厂大门上的红色厂名也由“成发集团”换成了“华润——二十四城”。 电影中拍摄了一些工人工作时候的画面。随着机器的节奏,工人们干着单调的重复动作,敲敲打打,或是将高温通红的铁圈从一个地方滚到另一个地方。工人们每天在嘈杂和高温的环境中,机械般地工作。“我一走进车间就听见各种轰隆隆的声音,说话得喊。我根本找不到我妈,所有的人都穿着蓝色的工作服,都在低头干活。终于在墙角找到我妈了,她在搬钢锭,搬一块扔一块,搬一块扔一块,扔到箱子里。她每扔一块就‘咚’的一声,每扔一块就‘咚’的一声。我根本分不清我妈是男的女的,她一直低着头干活”。(电影中苏娜的话) 电影中,导演对许多工人进行了访谈。 工人们回忆时充满了对工厂的念念不舍,许多人是从小在工厂长大的。那时候的国营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人的生老病死都可以在工厂里完成。工厂区有食堂、浴室,除了能够满足工人及家属的衣食住行外,工厂区还设有子弟学校,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都可以在里面完成。工人及家属大多数居住在工厂小区里,大家亲如一家人。那时候工厂的福利待遇很好,有特供,工资刨除了日常花销,往往还能攒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存款。“那时候真是冲420厂这个大牌子来的,觉得420厂可好了。福利待遇好,那时候福利待遇好到什么程度,过年过节还分鱼,中秋节发月饼,过生日还有生日钱,冷了还有烤火费。”(下岗工人高翔的访谈)兄弟姐妹们争着进420,万孝虎就是在兄弟几个抓阄后抓中进的420。姑娘们找对象也都愿意找420的。工人们在言语之间充满了对420厂的深厚情感,充满了优越感。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一声枪响,负担累累的国营工厂没有了竞争优势,工厂改制,简编员工,许多工人面临下岗。许多人很难再找到新的工作,身体条件也不好,买断工龄后还得自己交社保、医保。有的人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阶段,下岗后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工人们的话语中夹杂着太多的辛酸。其中高翔的话让我们看到了420厂的命运转变。“ 这几年你听见谁愿意进420厂,包括现在420厂的年轻人,没有一个是420厂的子弟,全部都是周围的县份上招的技校生,有好多进来之后都跑了。”420厂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只剩下这一批下岗工人继续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工人们下岗后,能找到满意工作的人很少,他们大多数从事于临时性的工作,干个体、当售票员或是炒股。更多的人每日泡在厂区的文化站里,每天玩麻将,唱歌,消磨时光。由于许多人是从沈阳搬迁过来的,背井离乡这么多年,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 工人下岗,这一事件的发生给工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他们从当初的优越群体沦落为了社会的底层,而且这一巨大的转变,不仅是经济上的打击,更是心理上的打击。这种现象当然不只是420厂的个例,中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下岗是不可忽视的伤痛。 社会转轨之殇:下岗失业 在历经文革的苦楚之后,上山下乡的青年们都不想再忍受修理地球之苦,急切地想要进场当工人,穿上工作服,和机器打交道。那时候工人的待遇相比农民来说真是太好了,工人有吃供、有劳保,算是领导阶级。工人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成为了社会的中上阶层。然而到了9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时代令人艳羡的工人们被响应“减员增效”纷纷下岗了,有的甚至沦落到了社会的底层。许多人很难接受这一事实,心理上更是难以承受这一打击。 当众工厂改制或者破产时,工人们也逐渐走向城市边缘和社会底层。首先表现在物质生活上的困难。收入低或者没有收入:下岗、放长假职工再就业之后工资收入低;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稳定,经常没有收入来源;“老养小”——退休职工用退休金养活全家。消费水平的大幅降低,过着紧衣缩食的生活。有病没钱治,由以前享受公费医疗到自费医疗。教育负担重,子弟学校不复存在,社会学校的费用又逐年看涨。住房紧张,没有了福利分房,大多数工人还与父母挤住在一起。其次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底层化。打麻将成为居民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由于赌资很小,麻将纯属消遣就是用来打发时间的。家庭纠纷增多,离婚率增高,大部分离婚家庭是由于女方忍受不了贫穷,抛家弃子离开。迫于生活压力,部分下岗失业女职工卖淫。日常交往少,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