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生物活性质.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微生物活性质

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专业:生物工程 姓名:李振森 学号:4012010302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生物种类20多万种,其多样性远远超过陆地生物的多样性。由于海洋环境具有高盐度、高压、低营养、低温和无光照等条件,从而形成了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不同的生长方式和代谢系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及许多具有新颖、特异化学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信息物质、生理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毒素及生物功能材料等。目前,从海洋生物中已相继发现300余种新型化合物,结构新颖并具有多样性:有枯类、聚醚类、当醇类、皂昔类、生物碱、多糖、小分子肤、核酸及蛋白质等,并具有丰富的生理及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病毒、防治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及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多年来,国内外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试图从中开发结构明确,疗效肯定的新型生物活性物质,以用于攻克人类面临的重大疑难疾病,其中具有高生物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海洋生物毒素备受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海洋生物毒素是海洋生物活性物。 1、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 1.1海洋放线菌 海洋有着极其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具有抗菌活性的海洋微生物中约有45%来源于放线菌。就目前的报道,海洋放线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大部分来源于小单孢菌属和链霉菌属。由于海洋放线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功能独特、结构新颖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例如抗真菌、抗疟等功能。另一方面,陆生放线菌的不断开发,发现新的活性物质的可能性越发减少,迫使人们将目光转向海洋放线菌的开发。 1991年Fenical小组[1]首次发现一属全新的需盐生长的特殊海洋放线菌Salinispora,其广泛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泥中。2003~2005 年Fenical小组从菌株Salinispora tropica CNB-392 中分离得到10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2-4],其中化合物Salinosporamide A(1)[3]具有广阔的成药前景,对人结肠癌细胞的IC50为0.035 nmol /L,已作为癌症药物进入临床前研究[5-6]。2006年Fenical小组在Marinospora中另一菌株Salinispora pacifica CNS103中发现2个化合物cyanosporasides A(12) 和cyanosporasides B( 13)[7],再次证明了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化学多样性。2006年Fenical小组又在菌株Salinispora arenicola CNR005的发酵液中发现2个聚酮类化合物saliniketal A(14)和saliniketal B(15)[8],其具有成为候选药物的潜力。之后,Fenical小组又发现专属海洋新属Marinispora,该属菌株CNQ-140次级代谢产物为大环内酯类化合物marinomycins A-D( 19~22)[9],其中的marinomycins A 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对耐万古霉素的VRSF 和MRSA 的MIC90均达到13μmol/L,但是,其对非白血性白血病癌细胞LC50约为50μmol /L,只有微弱的抑制,表明这种化合物具有组织选择性 1.2海洋真菌 海洋真菌是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7年Okutani报道,未被研究的海洋真菌有20000~40000种,巨大的海洋真菌资源有待研究与开发。许多科学研究表明,海洋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70% ~80%具有生物活性。 Alam等人从海洋真菌Lignincola laevis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种不寻常的二聚硫代磷酰肼,它对L1210鼠白血病细胞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0.25μg/mL),这是首次报道的海洋真菌细胞毒活性代谢产物。Takahashi等在海洋底泥中分离 到盐屋链霉菌Streptomyces sioyaensis SA一1785,代谢产物为结构新颖的生物碱Altemicindin,其对肿瘤细胞L1210的,IC50为0.84 g/ml,对IMC肉瘤细胞的,IC50为0.82 g/ml。日本Taka—hashi等[10]在海水中分离获得Penicillium sp.,菌体经过分离提纯得到2种次级代谢产物,其对培养的P388白血病细胞有 细胞毒素活性。周世宁等[11]从海洋真菌体内分离到大环内酸胺化合macrolac- tin、aheramide和多肽化合物obionin等,这些化合物都具有抗肿瘤活性。薛德林等[12]在辽宁近海区域8个地区102个定点的海泥中筛选到5株真菌和8株酵母菌,其中真菌多数属于曲霉属和青霉属,菌株HF9601、HF9601、HF9603对Hela、CCL ccL229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王书锦等[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uechui388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