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及耐药变迁.pdfVIP

2007—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及耐药变迁.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及耐药变迁.pdf

.558.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年7月第37卷第7期 文章编号, 1 ∞1-8689(2012)07-0558-03 研究简报 2007-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及耐药变迁 The changes of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the composition ratio and resistance from 2007 to 2011 李红1 伊患霞2 Li Hong and Yi Hui-xia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11) (TheFi他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 11) 摘要: 目的 比较2007-2011 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情况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细商菌株采集自2007年1 月一 2011年12月,对分离出的离株用VITEK-Compoct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并根据 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CLSI201l)指定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耐药率e 采用回顾性分析、目标性监测进行耐药变迁分 析.结果 在2007-2011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菌株中的构成比每年呈上升趋势。对于头抱他睫和氯曲南,其敏感率由 2007年的80.9%和54.9%分别降雪2011年的54.2%和34.4%.头泡赈酣/街巴坦由77.7%降至47.3%. 而亚胶堵南和美罗培商,也 囱82.3%和89.6%分别降至57.0%和57.9%. 但碾拉两林/三略巴坦例外,其敏感率始终维持在5仍/。左右而没有明显下降,铜绿假 单胞菌对三代、囚代头f包菌素、氨曲南、头抱睬酣/舒巳坦和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每年均在下降,且对环丙沙星的敏感 率也在下降,而眼拉西林/二三略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下降不明显。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例在逐年增加,同时铜绿 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在逐年上升,这与细菌产生多种ß-内航胶酶及整合子可介导耐药基因横向播散相关,对控制 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流行要施实持续性监控,根据本院耐药变迁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时有效地切断耐itj 撞株的传播,防止 出现严重的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2 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药物敏感试验z 耐药变迁分析 中图分类号: R378.99+1 文献标识码:A 1.1 菌株来源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朋aeruginosa. PA)是非 铜绿假单胞菌分离于本院2007年1 月-2011年12 发酵菌属中最常见的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条 月住院病人的各类标本,主要为痰、尿液、血液、 件致病菌之一,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泌 咽拭子、自农液、胸腹水、各种分也怪物及引流物等。 尿道感染、菌血症和消化道等多部位感染。由于用药 1.2 培养基及药敏纸片 治疗不当或拖延治疗时间,会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在感 MH琼脂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公司, 9种抗 染部位定植,增加了临床上治疗的难度,也是造成感 生素纸片阿米卡星(A町、环丙沙星(CI町、头抱他院 染者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1] 。由于广谱抗生素的不合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