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能量代谢体温.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体温的概念;产热器官和主要产热方式;皮肤的散热方式;体温调节中枢。 熟悉内容: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人体正常体温及体温生理变动;体温调节机制。 了解内容: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能量代谢的测定。 授课时间:2学时 第一节 能量代谢 概念:指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合成代谢:机体不断从周围环境摄取营养物 质以合成体内新的物质。 分解代谢:机体不断分解自身原有物质,释 放能量供给各种生命活动需要。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转化 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外部环境中的热能、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唯一能利用的能量是蕴藏在食物中的化学能。 ?????? 第二节 体温 一、人体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一)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值 1.体温的概念: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但各部分的温度并不相同。 人体的温度可分为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 体表温度:外周组织即表层,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的温度。易受环境温度或机体散热的影响,所以,波动幅度较大,且各部分温度差也大。 在寒冷的环境中,体核温度范围缩小;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核温度范围可扩展到四肢。 3.散热的调节: 机体的散热调节反应主要通过发汗和皮肤血流量改变来调节。 (1)发汗的调节:人体汗腺有大汗腺和小汗腺。与蒸发散热有关的是小汗腺。 分类:温热性发汗、精神性发汗。 温热性发汗: 概念:环境温度升高或剧烈运动时通过乙酰胆碱促进全身各部位小汗腺分泌汗液称为温热性发汗。 三、体温调节 方式: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 概念:自主性体温调节(反射性体温调节):指在体温调节机制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战栗等生理调节反应,使体温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行为性体温调节:指机体通过一定的行为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一)温度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机体各个部位温度变化的特殊结构。 (二)体温调节中枢 广泛分布于从脊髓到大脑皮质的整个中枢 神经系统内。 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下丘脑。 其中,P0/AH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关键部位。 研究证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是中枢温度感受器的部位,同时也起着体温调节器的作用。具有体温调节整合中枢的地位。 通过上述调整,体温能维持在调定点设定的温度水平。任何原因引起调定点水平的改变,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活动就发生相应的改变,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活动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体温的变化。 当细菌感染后,致热原可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 ②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发汗是通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 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1.5L/h。   因为发汗散热是通过汗液蒸发吸收体表热量实现的,所以若将汗液擦掉则不能起到蒸发散热的效果;汗腺缺乏(如烧伤病人)或汗腺分泌障碍者,在热环境中就可导致体温升高危及生命。 机制:下丘脑→交感胆碱能纤维→小汗腺→发汗。 精神性发汗: 概念:指当情绪和精神紧张时引起的发汗。其部位见于手、足及前额等处的汗腺(与体温调节无关)。 机制:大脑皮质运动前区→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手、足及前额等处的汗腺→发汗。 (2)皮肤血流量改变: 机体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皮肤血管的口径,改变皮肤血流量,以改变皮肤温度来控制散热。在炎热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皮肤血管舒张,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散热作用增强;反之,散热作用减弱。 环境温度↑↓→交感神经紧张性↓↑→血管舒张(收缩)→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关闭)→血流↑↓→散热↑↓ 1.外周温度感受器: (1)分布:指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如皮肤、粘膜、内脏和肌肉的温度感受器。 (2)类型:可分为热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 皮肤温度<30℃时→冷觉感受器+→冷觉 皮肤温度≈35℃时→温觉感受器+→温觉 (3)作用:温度感受器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后,除产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  2.中枢温度感受器 ⑴分布:指分布于脊髓、延髓、下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 ⑵分类: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局部组织温度↑→热敏神经元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局部组织温度↓→冷敏神经元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分布较多的热敏神经元和少量冷敏神经元。提示PO/AH中的温度感受器主要是感受体温升高刺激。 (三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