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经皮肺穿刺25例临床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引导经皮肺穿刺25例临床分析

CT引导经皮肺穿刺25例临床分析 陕西省岐山县医院 呼吸内科 魏亚芝 贾文权 摘 要: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周围型肺部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采用18G穿刺活检针,选择最佳层面进针取材,活检后行病理检查。结果 穿刺的成功率为100%。25例中,肺癌13例,良性病变10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准确性高,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在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值得推广。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三级以上医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周围型肺肿块、结节病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对于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现将在我院行2012年8月至今25例支气管镜无法到达的周围型肺肿块、结节病灶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8月后应用CT定位加体表标记定位法行经皮肺病灶穿刺活检诊治25例患者(1例为胸膜病变),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21~80岁,平均55岁,肺部结节或肿块病灶的最大径为1.5~13cm(平均4.5cm)。   1.2 应用材料 FORSEA CT快速定位标尺(间距10mm),北京达信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18G(130-160mm)TSK弹簧式半自动活检穿刺针,胸穿包,2%利多卡因等。 1.3方法   穿刺前所有患者作常规CT扫描,术前查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及心电图等。严格筛选适应证、禁忌证,做出穿刺决定。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选取俯卧或仰卧最舒适的姿势,据既往CT确定病灶部位,铺定位标尺、固定标尺,然后以5mm层距对病灶及其上下肺野进行扫描,选择最佳中心层面为穿刺层面,在避开肺内或体表大血管、骨性结构、肺大泡等前提下,选择距离肺内病灶最短的体表部位为穿刺点,用光标测量进针深度及进针角度。皮肤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按预定角度及深度将穿刺针穿过胸膜,迅速刺入肺实质病灶部位,随后再次薄层扫描,必要时依扫描情况调整穿刺针角度及深度,确定针尖到达病灶内时,依据病灶大小拔出针芯1-2cm,再按下枕芯,按动针柄的弹簧柄,迅速取材,若标本不满意,可再重复穿刺一两次,若获得满意标本后用无水酒精固定立即送病检。术后常规消毒,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3分钟,之后用创可贴敷于穿刺点,行肺部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及出血等并发症。   2 结 果   25例患者穿刺取材均获得成功,获得了组织条块、碎片或胶冻样物,穿刺成功率为100%。获得的组织标本中有2例因组织太少或为坏死组织,未作出明确诊断,其余23例均获得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2%(23/25)。病检结果:鳞癌6例,腺癌5例,肺泡癌1例,未分化癌1例,良性病10例(其中结核7例,良性胸膜间皮瘤1例,肺脓肿1例,慢性肺炎1例)。本组术后并发症:气胸5例(20%),均为少量气胸,给予吸氧,观察1-4d后自愈;咯血3例(12%),2例为穿刺后痰中带少许血丝,未处理,另1例切割取材后即出现咯鲜血,约50ml,立即静滴止血合剂、吸氧、病侧卧位休息,向患者解释病情消除紧张情绪,经治疗1小时后出血停止。   3 讨 论   胸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部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肺部疾病的影像学存在异病同影、同病异影的情况,单凭影像学难以作出定性诊断,对于周围型肺肿块、结节病变及胸膜病变,行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组织行病理检查,可弥补气管镜的缺陷,是确诊疾病的最佳选择。CT引导准确显示病灶本身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可精确确定进针部位、角度及深度,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及安全系数。据文献报道,该方法诊断率为85%~96%。本组所选择的病例均为诊断不明的周围型肿块、结节病变及胸膜病变,气管镜不能到达,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我科选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92%的病例确定诊断。有1例因穿出的组织太少未作出明确诊断,因为穿刺有一定难度,建议患者在上级医院进一步穿刺确诊,1例穿刺为坏死组织,家属要求在上级医院进一步穿刺确诊,其余23例均获得明确诊断。说明此技术对周围型肺病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周围型肺肿块、结节病灶的一种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穿刺成功与否与病例选择、定位、穿刺技术及患者配合等密切相关,注意以下几点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①有以下情况者不宜穿刺:出血素质患者、严重器质性心脏病、严重肺功能不全伴呼吸困难者、严重肺动脉高压、穿刺行径有肺大泡或肺囊肿、严重恶病质、不能配合等。②术前向患者讲明穿刺的安全性、必要性,消除紧张情绪,嘱患者穿刺中平静呼吸,避免咳嗽,术前咳嗽严重者给予镇咳。③选择比较舒适、易于坚持、不随意变动体位,一般采取仰卧位双手置于枕部或俯卧位双前臂置于头顶部,避免斜位或侧卧位。④选择病变最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