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第二版)(余成波_张莲_胡晓倩)
第1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5 图 1.1 所示的转速闭环控制系统中,若测速发电机的正负极性接反了,试问系统能否正常工
作?为什么?
+
+
E 电位器 u
g +
u
e
_ 电 压
放大器 +
_ 功 率
放大器 _
+
u
a
_ n Mc 负载
电动机
u
f + _ 测速发电机
图1.1 直流电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系统
解:若测速发电机的正负极性接反,偏差电压则为
u u u
= +
e g f 系统将由负反馈变为正反馈,而正反馈不能进行系统控制,会使系统的偏差越来越大。
因此,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1.9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如图 1.8 所示。试说明仓库大门开启、关闭的工作原理。如果大
门不能全开或全关,应该怎样进行调整?
图1.8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
解 当给定电位器和测量电位器输出相等时,放大器无输出,门的位置不变。假设门的原始位置
在“关”状态,当门需要打开时,“开门”开关打开,“关门”开关闭合,给定电位器和测量电位器输
出不相等。电位器组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
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电位器组达到平衡,即测量电位器输出与给定电位器输出相等,则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
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
制。系统方框图如图 1.9 所示。
如果大门不能全开或者全闭,说明电位器组给定的参考电压与期望的开门位置或关门位置不一
致,应该调整电位器组的滑臂位置,即调整“开门”或“关门”位置对应的参考电压。
给定电位器
开门位置、 ue 实际位置
放大器 电动机 绞盘 大门 关门位置对
-
应的电位
测量电位器
图 1.9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求图 2.1 中 RC 电路和运算放大器的传递函数Uo (s) Ui (s) 。
解:(a)令Z1= 1
Cs + 1
R
1 为电容和电阻的复数阻抗之和;Z2= 为电阻的复数阻抗。由此可求得
R
2 传递函数为:
G(s) U (s) Z R R R
= = = =
o 2 2 1 2
+ + 1 + + +
U (s) Z Z Cs R R Cs R R 1
i 1 2 1 1 2
2
R
1 (c) 该电路由运算放大器组成,属于有源网络。运算放大器工作时,A点的电压约等于零,称为虚
地。输入、输出电路的复数阻抗Z1和Z2分别为 Z1= R1 ,Z2= R
2 1
+ 。又由虚短得
C s
2 U (s) ?U (s)
i = ? o
Z Z
1 2
故有
G(s) U (s) Z R C s +1
= o = 2 = 2 2
U (s) Z R C s
i 1 1 2 2.4 已知某系统满足微分方程组为
e(t) = 10r(t) ? b(t)
(t)
dc + =
6 10c(t) 20e(t)
dt( )
db t + =
20 5b(t) 10c(t)
dt
试画出系统的结构图,并求系统的传递函数C(s) R(s) 和 E(s) R(s) 。
解: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述微分方程组取拉氏变换得:
E(s) =10R(s) ? B(s)
(6s +10)C(s) = 20E(s)
(20s + 5)B(s) =10C(s)
每个等式代表一个环节,且系统的输入信号为 R(s),输出信号为C(s) , E(s) 是偏差信号。根据各
环节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出系统动态结构图,如图 2.9 所示。
20
R(s) E(s) C(s)
10 6 10
s +
B(s)
连杆、电 10
20s + 5
图 2.9 题 2.4 系统动态结构图
化简动态结构图,可得系统传递函数为
20
10
C(s) 6s 10 200(20s 5) 20(20s 5)
+ +
+
= = =
20 10 + + + + +
2
R(s) 1 (6s 10)(20s 5) 200 12s 23s 25
+
6s +10 20s + 5
E(s) 10 10(6s +10)(20s + 5) 120s + 230s + 50
2
= = =
20 10 + + + + +
2
R(s) 1 (6s 10)(20s 5) 200 12s 23s 25
+
6s +10 20s + 5
2.5 简化图 2.10 所示系统的结构图,求输出C(s) 的表达式。
图 2.10 系统结构图解:本系统为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可利用线性系统的叠加定理,分别求取各个输入信号作用下的输
出,其和即为所求的系统总
文档评论(0)